1、牙齒出血。 用淡竹葉煎濃汁含漱。
2、齒齦出血不止。 用白礬一兩, 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 含漱。
3、治牙齦出血, 有洞。 用凝水石粉三兩、丹砂二錢, 甘草、腦子各少許, 共研為末, 幹敷。
4、齒縫出血。 用百草霜末塗搽, 有效。 又方:用粉錫半兩、麝香半錢, 臥時擦牙。
5、牙疳(流膿、流血、蟲蝕)。 用水銀粉一錢, 黃連一兩, 共研為末, 搽患處。
6、敷藥療法處方:白砂糖、石膏各10克用法:共研細末加冷開水適量調成糊狀, 塗敷牙齦患處。 療效:用藥1次, 止血有效率達100%, 切無副作用。
7、中成藥療法藥名:二至丸服法:每服15克, 日2次。 連服15天為1療程療效:服藥1-2療程,
8、齒痛出血。 每夜用鹽末厚封齒根肉上。 等液汁流盡後才睡覺。 流汁時, 不斷敲叩牙齒。 如此十夜, 齒痛止, 血亦停。 忌食勞腥。
9、走馬牙疳, 臭爛出血。 用豆大的雄黃七粒, 每粒包入一個去了核了的淮棗中, 再用鐵絲把棗子穿成一串, 燒化為末。 每次取少量搽患處, 讓涎流出。 搽藥至病癒為止。
10、虛氣攻牙, 齒痛血出。 用骨碎補二兩, 銼細, 慢火炒黑, 研為末, 常以擦齒, 有口津, 吐出或咽下均可。
11、走馬疳瘡(按:即走馬牙疳。 病處流動, 速如走馬, 侵蝕口鼻, 穿透骨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