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指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一定界值的一種血流動力學和病理生理狀態, 可導致右心衰竭, 可以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也可以是併發症, 還可以是綜合征。 其血流動力學診斷標準為:海平面靜息狀態下, 右心導管檢測肺動脈平均壓≥25mmHg。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且致殘率和病死率均很高, 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1.實驗室檢查自身抗體、肝功能與肝炎病毒標誌物、HIV抗體、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凝血酶原時間與活動度、BNP或NT-proBNP。
2.心電圖提示右室超負荷、肥厚和右房擴張。
3.胸片提示肺動脈高壓的徵象有:右下肺動脈橫徑≥15mm,
4.超聲心動圖用於估測肺動脈壓力, 排除其他病因, 如先心病、瓣膜病等, 還可評價右心功能、判斷預後。
5.肺功能測定用於明確氣道和肺實質病變, 重點參考一氧化碳彌散能力。
6.肺通氣/灌注掃描説明判斷有無肺栓塞。
7.高解析度CT和增強CT提供更詳細的肺實質和肺血管影像學資訊。
8.磁共振成像能直接評估右室形態、大小和功能, 也能無創評估部分右心血流動力學特徵。
9.多導睡眠監測用於排除缺氧性肺動脈高壓。
10.心肺運動試驗可評價心功能、氣體交換能力, 最大氧耗量和EqCO2可用於預測預後。
11.6分鐘步行距離評價患者運動耐量的重要方法。
12.右心導管檢查和急性血管擴張試驗右心導管檢查是診斷肺動脈高壓的金標準, 可準確獲得肺循環及右心系統的血流動力學特徵。 急性血管擴張試驗用於判斷患者是否對鈣離子阻滯劑治療有反應。
13.肺動脈造影術排除肺栓塞、肺動脈腫瘤等。
14.胸腔鏡肺活檢不推薦常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