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根面齲
中年過後, 由於牙周開始萎縮, 牙頸部和部分牙根開始暴露。 這些部位的硬度較牙冠低, 抗齲能力差, 易出現齲洞, 臨床上稱根面齲。 根面齲的一個特點是位置隱蔽, 不易發現, 因而最易被人們忽視。 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大洞, 待出現疼痛時才看醫生, 為時已晚。 所以中老年人應定期檢查牙齒, 及早發現齲洞, 及早充填, 減少痛苦和損失。
防治牙周炎
牙周炎是中年過後常見的病, 但卻不像齲齒那樣為人們所瞭解和重視。 許多人患了牙周炎以為是“虛火上升, 牙肉發炎, 吃點藥就無事了”。
修復缺牙
有些人認為, 年紀大了, 缺幾顆牙是正常事。 缺了牙又不想鑲假牙, 怕麻煩事多多, 缺就讓它空缺吧。 這樣下去害處很多:它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 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它會加快鄰牙鬆動脫落;它會影響語言和容貌。 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 恢復牙齒功能。
溫水刷牙
中年過後, 由於牙面磨耗和牙周萎縮, 牙本質暴露,
生命在於運動, 牙齒也需要運動。 一日三餐, 牙齒雖然也在運動, 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動卻不能完全代替保健運動那樣, 三餐飯的咀嚼動作並不夠, 牙齒還需要自身的鍛煉。 早在古代, 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牙齒保健法, 如叩齒, 轉舌按摩, 鼓漱, 解便時咬緊牙關等。 筆者將這些鍛煉牙齒的做法稱為牙齒保健操。
叩齒:上下牙齒互相碰擊, 鏗鏘有聲,
轉舌按摩:翻捲舌尖, 緊貼牙齦, 360度旋轉, 先外後內, 按摩36次, 天天堅持。
鼓漱:雙唇緊閉, 作含水漱口狀, 鼓漱36次, 讓唇頰部不斷拍擊牙齒和牙周。
手指按摩:漱口後用乾淨食指以垂直方向由牙齦向牙冠按摩, 內外上下左右依次進行, 然後改用沿牙齦水準方向按摩, 亦依次分區進行, 按摩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