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原因一般有局部性和全身性兩方面。 局部原因如鼻外傷、鼻腔異物、鼻中隔偏曲、鼻腔和鼻竇的炎症或腫瘤等;全身性的原因包括高熱、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血液病、心臟病、肝臟病、尿毒癥等, 其中以高熱和高血壓引起者多見。 有的婦女在月經期容易鼻出血, 稱為“倒經”, 與內分泌有關。 鼻出血多發生於一側鼻孔。 出血量少的, 僅鼻涕中帶有血絲;量多時, 由一側前鼻孔湧出或兩側鼻孔同時流出, 甚至還從口中吐出。 如失血過多, 會出現臉色蒼白, 出冷汗、脈搏快而弱和血壓降低等休克症狀。
救治方法:
1.發生了鼻出血, 要讓病人取坐位或半臥位, 同時安慰病人, 使他避免過分緊張, 儘量保持鎮靜。 因為精神緊張, 常會使血壓增高而加劇出血;對高血壓引起鼻出血的病人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2.局部處理主要是壓迫止血, 處理步驟取決於出血部位和程度。
(1)讓病人用拇指及食指緊捏兩側鼻翼, 5~10分鐘可使出血停止。
(2)如出血不止, 可將乾淨的棉球, 明膠海綿、軟布等塞入其鼻腔, 壓迫止血。
(3)如仍出血不止, 則可將蘸有止血粉、1%麻黃素、1%腎上腺素的幹棉球或止血海綿等塞入其鼻腔, 以收斂止血。 在進行以上三方面處理的同時, 還可在其額部、鼻部、頸部或枕部敷以冷水毛巾或冰袋, 並反復更換, 以便促使其血管收縮, 減少流血。
(4)如反復出血或出血量很多,
3.全身處理主要是對可能發生休克的處理。 如用上述方法鼻出血仍不止, 以致出現休克時, 則應將患者置於平臥位, 頭側向健側, 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 引起噁心, 加重出血。 同時用針刺或手指按壓其人中、湧泉穴搶救。 並及時送附近醫院救治。
4.耳朵療法
(1)吹氣法:同側耳孔吹氣。 術者一手抓捏患者耳朵上部, 另一手扒開其耳珠, 使其耳孔增大, 然後深吸一口氣, 嘴對其耳孔均勻地用力將氣吹入其耳中,
(2)耳孔塞酒精棉球法:用75%酒精棉球(或用燒酒、高粱酒浸濕的棉球)塞其同側耳孔內, 即能止鼻血。
(3)壓同側耳尖穴(見圖2-12), 也有止鼻血作用。 每次按 壓3~5分鐘。
5.穴位針灸、按壓療法取合穀穴(見圖2-13)、內庭穴(見圖2-14)、上星穴(見圖2-15), 用消毒針針刺或用手指按壓, 均有止鼻出血作用。 大拇指前部兩側點刺放血, 用以治對側鼻出血, 也有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