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筆者趁節假日期間去拜訪了多年未見的中學同學黃紅。 提起黃紅, 筆者的印象十分深刻, 因為她長得清秀、俊俏, 性格內向、多愁善感, 故被同學們稱為“林黛玉”……
此刻, 當我見到黃紅後十分吃驚:喲, 這就是當年班上有名的“林黛玉”嗎?眼前的黃紅, 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躺在床上, 無力地同我打招呼。 這時, 她愛人肖兵介紹道, 黃紅前幾年身體還是很不錯的, 近幾年因意外原因, 不敢怎麼吃飯吃菜, 現在一動就心慌氣喘, 連走路都困難了。 筆者問是什麼意外原因, 肖兵充滿歉意地說道, 那是在前幾年, 有一次他煮飯時粗心,
這時, 黃紅有氣無力地接上說:“是的, 我真傻, 真傻, 我明明知道大米已洗乾淨了, 可我還是懷疑米髒, 米里有蟲, 還是要洗……我真傻, 我真傻……”
分明又一個活脫脫的祥林嫂。
黃紅十分苦悶地對我說, 她知道自己的病症, 知道有潔癖不好, 但怎麼做也不奏效。
“王醫生, 黃紅的病怎麼辦?”肖兵苦惱地問道。
我一時無語。 黃紅是因“不潔恐怖”後患了“潔癖症”, 從而又患了較為嚴重的維生素B1缺乏症。
維生素B1, 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和氨基, 故又稱硫胺, 多含於各種種子的外殼及酵母中, 高等植物、細菌和酵母等都能合成維生素B1, 所以腸道內的細菌供給人類以硫胺,
維生素B1在人體內形成焦磷酸硫胺, 該物質是糖代謝中間產物丙酮酸氧化脫羧酶的輔助組成部分。 體內缺乏維生素B1時, 則糖代謝發生障礙。 在正常情況下, 神經組織所需的能量幾乎全部來自糖代謝。 維生素B1缺乏時, 神經組織的能量供應不足, 而且糖代謝障礙所致的中間物丙酮酸、乳酸在神經組織和心肌內堆積, 從而影響神經和心臟正常功能。 黃紅就因維生素B1缺乏, 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心功能障礙等。
筆者以為, 黃紅一開始的自我保護行為是可理解的, 但一旦超過了度, 就會走向不正常。 黃紅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強迫性人格傾向,
當然, 解鈴還須系鈴人。 黃紅的病症, 如果不解決“潔癖”的源, 是難以治好的。 筆者在鼓勵她多樣化飲食和適當口服維生素B1的同時, 主要從心理上開導她, 不要因一次的“髒食”而畏懼所有的飲食。 乾淨與不乾淨, 只是相對而言, 有時過於乾淨反而對人體健康不利。 況且, 就是吃了米蟲, 也不見得就會損害健康, 西方國家有的食客還專門挑米蟲吃呢, 說米蟲有大量的營養……
“王醫生, 你在瞎編吧?”黃紅撲哧一笑。
“不相信?不相信將你家的米蟲煮給我吃……”我故意拍著胸脯說。
“別逗了, 你明知道我們家不會再有米蟲的……”黃紅忍俊不禁。
沒幾天, 肖兵打電話來, 喜滋滋地告訴我說自從我去“開導”後, 黃紅就開始好好吃飯了。 “我知道你在用‘以疑釋疑’的心理療法, 是不是呀?”肖兵在電話的那頭嘿嘿笑著說,“這一招我也會了,下次黃紅再犯這樣的病,你就該失業嘍……”肖兵說完笑著掛上了電話。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是不是呀?”肖兵在電話的那頭嘿嘿笑著說,“這一招我也會了,下次黃紅再犯這樣的病,你就該失業嘍……”肖兵說完笑著掛上了電話。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