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吃什麼中藥好?氣血不足在中醫學裡面被稱為氣虛和血虛, 那麼氣血不足吃什麼中藥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氣血不足吃什麼中藥好
1、八珍
八珍湯有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共八味藥材, 因此得名“八珍”。 這幾味藥中,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養血, 其補血與補氣是同步進行的。
2、四味
這款湯的主料是羊肉。 何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藥材, 即當歸頭、白芍、熟地黃和黃芪。 該湯補氣之功來行血、補氣補血的功效、既能養身, 又能治病。
3、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種中藥,
4、人參
人參是補氣血的中藥。 人參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糖類、人參皂甙、人參酸、膽鹼等, 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營養胃的作用。 由於人參大補元氣, 可常用於呼吸微弱、四肢厥冷, 脈微弱, 血壓低的休克等症。 此外, 由於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 可抗衰老, 適用於久病體虛, 心悸怔仲, 自汗肢冷, 氣短, 虛脫, 心衰, 神經衰弱等症。
5、當歸
中醫認為, 當歸味甘而厚, 甘入脾, 厚養血, 具有補血的功效。 《本草正》記載:“當歸, 其味甘而重, 故專能補血, 其氣輕而辛, 故又能行血, 補中有動, 行中有補,
6、黃芪
性微溫, 味甘, 功能補氣升陽, 益氣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退腫, 適用於自汗, 盜汗, 血痹, 浮腫, 痛疽不潰, 內傷勞倦, 脾虛瀉泄, 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7、阿膠
用驢皮煉成, 可使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明顯升高;動物實驗, 認為補血作用優於鐵劑。 用生血片(胎盤粉、皂礬、海螵蛸、肉桂、阿膠組成)治療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 每次2片, 日3次, 治療100例, 總有效率達86%。 或用阿膠與當歸、熟地、黨參、圓肉、枸杞子每日煎服, 作者在實踐中, 認為治療肝腎陰虛型貧血和女人補血補氣有療效。
8、烏雞
烏雞可謂是女人補血補氣最佳食物, 不僅能補虛強身, 治一切虛衰疾病, 又能治消渴及噤口痢,
9、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現代研究發現, 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 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 三七可擴張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心輸出量, 減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勢。
10、山藥
從營養上講, 山藥是健脾、除濕、補氣、益肺最佳的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 皆可食用。 山藥益氣、健脾、養胃, 在補血食物、藥物中配合用之, 可使補血的效果增強。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 補氣養血的中藥也有很多, 但是中藥也會有副作用, 所以女性朋友在選擇養血中藥時, 最好能諮詢醫生, 安全有效食用補血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