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遇到愛唱反調的人 你該怎麼辦

“我建議她去學彈鋼琴, 她卻決定去學吉它。 我給她報了健美操學習班, 她卻跟我說她更喜歡打籃球……”瑪麗有一個16歲的女兒朱莉亞, 她遇到了很多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女兒所做的一切都是跟我對著幹的。 ”

法國巴黎格式塔心理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家馬斯克利把青春期孩子的反叛稱為“反對依賴”, 他認為, 這是個人成長必經的階段:“這是從孩童的依賴轉向成人獨立的過渡階段。 在還沒有能力完全擺脫父母或他人權威的束縛之前, 青少年會先採取反抗的態度和方式。 ”因此,

跟父母或權威唱反調是有利於個人獨立人格的形成和確立的, 且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 當這一反叛階段延長至成人階段, 並且有成為習慣的趨勢時, 就會產生問題。 “成年人有唱反調的癖好, 表明他還沒有獲得自立, 仍舊‘順從’他人的影響, 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 ”

讓自己變得重要的方式

跟別人唱反調, 在某些人身上是因為缺乏自我肯定, 在另一些人身上可能是因為個性太強。 因此, 那些野心很大的人, 那些“頭頭”, 那些無法忍受別人比自己強、別人的創意比自己好的人, 都可能傾向於與他人“針鋒相對”, 因為唯一能顯示自己地位、使自己有力量去面對競爭者的手段, 就是否決和反對別人的任何意見。

有些人往往意識不到,

這種辯駁遊戲是為了讓自己變得重要的伎倆。 36歲的新聞記者馬克就很擅用這個伎倆:“別人都叫我‘但是先生’, 這成了我的標籤, 當然, 這並不是什麼好名聲, 但至少別人都知道我。 ”

童年不安的延續

當反對別人成了習慣、甚至成了第一反應時, 就會影響到人際交往的順暢, 甚至出現緊張僵持的局面。 那些喜歡頂嘴的人經常無法忍受被別人感動, 愛情關係上也趨向於不穩定。 心理學家認為, 這類態度說明, 當事人害怕被別人的要求所左右或是被別人吞沒。 這種對外界的不信任, 一方面可能是某種病態的心理所致, 另一方面也可能緣於小時候的不安:孩童時代感覺自己過於屈從父母的要求和願望, 成年後, 面對他人提出的要求,

因為害怕重新體驗小時候的“被壓制”, 會不自覺地拒絕接受一切, 不管好壞。

不善於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否認, 反駁, 對抗, 這些行為也是一種表達自己侵略性的隱蔽方式。 總是唱反調的狀態, 說明當事人不善於怨恨別人和表達自己的憤怒。 比如, 瑪麗的丈夫每天回家都特別晚, 可是她並不直接告訴丈夫自己的情緒, 而是一貫拒絕和丈夫晚上一起外出。 在格式塔心理學中, 這一行為被稱為“侵略性轉換”。 只有當事人學會認識到自己侵略性反抗衝動的真正原因, 並直接表達出來, 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

當他頂嘴時別與他展開辯論, 因為那恰恰就是他想要玩的遊戲。 認真去聽他把話說完,

在他的言詞中找出你真誠認同的東西。 然後, 把你認同的觀點重新組織一下, 再告訴他。

假如他內心本來就自我矛盾, 不要直接指出, 給他時間, 讓他自己去思考和發現這些矛盾, 到最後或許他會站出來推翻自己之前的觀點, 這樣可以幫助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跟他說話時, 不要用命令、指責、強制或威嚴的口吻, 只有他感覺不到有“屈從和受壓制”的危險時, 他才會打開心扉, 真實地與你溝通。

你自己是這樣的人

區分情緒和觀點

在跟別人談話時, 不要立刻反駁並發表你的“不同”意見, 而是給自己時間去重新體會剛剛聽到的話:到底這些話讓我產生了什麼情緒?然後, 深究隱藏在話語背後的資訊:我到底是怎麼想的?目的是要衡量你的情緒在你與他人關係中的位置,

學會在情緒和理智之中作出選擇。 建議你在表達的時候分兩步:首先, 你剛剛跟我說的話讓我很生氣;然後, 我是這麼想的, 我的觀點是……

儘量去主導談話

不要等著別人提出觀點你來反駁, 不要等著對別人的話作出反應。 你可以積極主動地去提出談話的主題, 先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樣, 你就不再有“處於劣勢”或者“必須屈從”的可能性, 同時也讓自己能總結自己的想法, 因為對自己的清晰認識是自我肯定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