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二胎全面放開 給高齡孕婦二胎的6點建議

建議一:孕前保健為“二胎”護航

計畫二胎家庭準備懷孕前應先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檢查, 保證夫妻雙方身體健康、無疾病。 專家表示, 夫妻任何一方如果患有肝炎、結核病、腎炎, 特別是女性患有心臟病、甲亢、糖尿病、腫瘤都不宜受孕;如患有性病, 盆腔炎等要待治療痊癒後方可懷孕;孕婦年齡愈大, 先天畸形兒的發病率愈高, 這是因為隨著女性年齡增長, 卵巢逐漸衰老退變, 產生的卵子老化, 發生染色體畸形的機會就會增多, 所以孕前檢查不容忽視。

建議二:二胎備孕輔助生殖技術並非首選

很多高齡媽媽會擔憂年齡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於是很多二胎計畫者會詢問輔助生殖技術, 欲嘗試試管嬰兒。 專家強調, 輔助生殖技術不能濫用, 它並非“神來之手”。 從備孕的角度而言, 生過一胎的家庭不必過度擔心生育能力的不足, 不要盲目嘗試“試管嬰兒”技術。 若嘗試自然受孕一年無果, 且達到不孕症診斷標準, 在醫生的綜合評估下, 必要時才考慮輔助生殖技術。 40歲以上的女性在備孕的同時, 可考慮到專科醫院進行生育能力的評估。

建議三:頭胎分娩方式決定二胎受孕時間

第二胎分娩的時間, 要根據第一次分娩的情況合理安排。 第一胎順產的話, 那哺乳期結束後就可再懷孕, 但綜合考慮適應度等問題, 建議1年後再受孕;第一胎剖腹產的話,

需要二年後再考慮受孕, 否則孕期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完成孕前檢查合格後, 開始備孕。 謹記在生病(感冒、發燒、頭暈等)時, 切勿濫用藥, 服藥前一定要確認自己是否懷孕, 確定懷孕需諮詢醫生後用藥。

建議四:補充葉酸均衡飲食加強孕前孕中營養

夫妻雙方孕前注意營養可提高生殖細胞品質。 孕前3個月可適當補充葉酸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避免胎兒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 如果孕前沒有及時補充葉酸, 懷孕後要繼續補充, 直至孕12周。

孕期要保證飲食結構的合理性, 攝入過量的脂肪和蛋白質易致胎兒發育過度, 加之分娩次數增加, 宮腔內體積變化, 早孕反應輕, 腹壁鬆弛, 均可導致巨大兒, 從而發生難產、產後出血等情況。

建議五:定期產檢及篩查不容小覷

高齡產婦特別注意要去正規醫院定期產檢, 做好相應的產前檢查和篩查。

孕12周前最好做一次B超, 核實預產期, 瞭解胎兒生長發育, 有條件的懷可進行早期唐氏篩查。 如上一胎為剖宮產則需B超分辨孕囊與上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的關係, 以判斷是否有胎盤植入的風險, 提前做出評估, 並在生產時做好應對植入胎盤的準備。

孕16至20周時要進行中期唐氏篩查以判斷胎兒可能出現的症狀。 對於年齡大於35歲的高齡產婦建議在孕20周以後做羊水穿刺, 根據胎兒染色體瞭解胎兒時候有異常。

高齡產婦易患妊娠合併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和妊娠期糖尿病等, 孕期要密切關注糖、血壓等指標,

同時由於孕婦體內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顯增加, 心臟負擔加重, 而原來就患有心臟病的孕婦很可能由於無法耐受而只得提前終止妊娠。 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的難度會增加, 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建議六:綜合評估決定二胎分娩方式

二胎媽媽會糾結于分娩方式。 若第一胎為自然分娩, 那第二胎應儘量選擇自然分娩, 創傷小, 恢復快。 若第二胎為剖宮產, 那第二胎可選擇剖宮產, 也可在排除第一次剖宮產禁忌症後選擇自然分娩。 對於二胎分娩方式的選擇需產科醫生綜合評估後決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