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動脈硬化了。 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以及吸煙、酗酒、肥胖等問題, 使得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增加, 加速了動脈硬化的發生。
動脈對人體的意義, 類似於交通幹道的意義。 戰爭或搶險救災時期, 總是要首先保住要道, 不然就無法保證物資供給。
動脈硬化, 使得原來靠這根動脈供應營養的器官組織, 沒法得到正常供給。 動脈越大, 一旦硬化, 對器官的影響也越大。 冠心病就是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造成的。
腹部, 影響最大的是腸系膜動脈和腹主動脈。
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 由它供應血液的腹部臟器功能受損,
另一條“主幹道”腹主動脈硬化, 則可能會引起腹主動脈瘤、血栓和血腫。 腹主動脈瘤也會引起腹痛和腰背部疼痛, 多為脹痛或刀割樣。 如果瘤體很大, 壓迫、侵蝕脊柱椎體, 還會引起神經根疼痛。
醫生體檢時, 能查見腹部有搏動性腫塊, 將聽診器放到腹壁上, 也會聽見血管的雜音。 腹主動脈瘤的最大威脅是一旦破裂, 就會出現劇烈腹痛、出血, 可導致休克和死亡。
腹痛, 還要“心藥”醫
動脈硬化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 不過控制危險因素(如控制高血壓、調整飲食),
同時, 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等, 也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其他情況(如血壓、腎臟情況等)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