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利與弊
在人體的血液中, 除了血細胞等固體成分之外, 就是液體血漿。 在血漿中就含有人體所需的脂質成分, 稱為血脂。
血脂包括脂肪和類脂。 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類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等的總稱。 血液中所含的這些脂質, 迴圈全身, 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客觀地說, 脂肪有利也有弊。 體內過高的脂肪可以使人體重增加, 加重臟器負擔, 甚至還是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 但是絕不可因此拒絕脂肪, 脂肪除了為人體提供能量, 保護臟器外, 還有兩項重要的功能。
其一, 它是構成組織細胞的成分。
其二, 脂肪可以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維生素A、D、E、K不溶于水, 而溶於脂肪和脂溶劑中。 特別是維生素E, 它能對抗自由基對細胞損傷而具有美容抗衰的作用。 因此, 拒絕脂肪, 無形中會流失一些對人體有重要保護作用的維生素。
那些“談脂色變”的認識是不對的, 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拒絕脂類, 對人體是有害的。 特別是一些愛美的女性, 為了減肥對脂肪深惡痛絕, 採取各種辦法減去身上的脂肪, 結果人雖瘦了下來, 身體的毛病卻多起來了。 眾多的營養學家指出, 迄今為止, 最有效最安全的減肥是運動減肥, 其他的方式大多干擾正常的脂質代謝,
關注“必須脂肪酸”
“必須脂肪酸”可能對多數讀者很陌生。 但是, 多數人可能知道曾經風靡一時的腦黃金, 也有很多人現在還服用深海魚油。 其實, 這些保健品就是脂肪酸的一種。
脂肪酸是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 而“必須脂肪酸”是指在人體內不能合成, 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脂肪酸。 目前已經肯定的“必須脂肪酸”有一種, 即亞油酸。 “必須脂肪”在人體內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不僅影響生長發育, 還可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 現在, 多數學者還認為, 即使是心血管病患者也應多食用一些“必須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因為“必須脂肪酸”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 防止脂質在肝臟和動脈壁上沉積。 因此不能偏面地認為,
通過實驗測得, 富含亞油酸的食物主要存在於棉子油、亞麻仁油和其他植物油中。 從這一結論也可看出, 動物脂肪對於目前大多數需要降脂的人來說, 還是應該拒絕的。
血脂少了不行, 多了又有眾多害處, 因此針對血脂用一個“降”並不妥, 確切的說是——“調”, “降”只是人們的習慣說法而已。 現實社會中, 血脂高者該如何去“降”呢?
步行降血脂
外國有句名言:騰不出時間運動的人, 早晚要騰出時間生病。 1992年, 世界衛生組織(WH0)提出: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這是因為人類的生理與解剖結構最適合步行。 美國最新研究表明, 適當有效的步行可以明顯降低血脂,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防止冠心病。 但步行要達到防治高血脂的目的,
堅持:運動貴在堅持, 步行最為簡單而且方便, 不需要特殊的場地, 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 比如提前二站下車、走路回家、多走樓梯、多參加郊遊等等。
有序:循序漸進, 開始時不要走得過快, 逐漸增加時間, 加快速度。 例如開始走的時候可以只比平時稍快, 一次走3分鐘。 身體逐漸適應後, 可以延長行走的時間、次數, 並逐漸增加步行速度。
適度:三個三、一個五、一個七。 三個三—每天至少步行三公里、三十分鐘, 根據個人的情況, 一天的運動量可以分成三次進行;一個五—每週至少運動五天以上;一個七—步行不需要滿負荷, 只要達到七成就可以, 簡單的測式方法是看脈搏, 即脈搏(次/分)=170-年齡。
吃掉血脂
現代人的血脂水準越來越高,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飲食結構的不合理。 大魚大肉雖不可缺, 但一些瓜果蔬菜卻也不能少, 因為不僅可以清熱解毒, 還可美容降脂。
山楂: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促進膽固醇排泄, 從而降低血脂的作用。
黃瓜:具有清熱、解渴、利尿作用。 它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排出食物廢渣, 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黃瓜中還含有一種叫“丙醇二酸”的物質, 可以抑制體內糖類轉變成脂肪, 有減肥和調整脂質代謝的功效。
茄子:含有多種維生素, 特別是紫茄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P, 能提高微血管彈性。 醫學研究表明, 茄子能降低膽固醇, 還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損害, 可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等病症。
綠豆:具有降低血脂、保護心臟、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實驗證明,綠豆能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顯減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香菇:具有消食、去脂、降壓等功效。其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香菇還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質,能促進膽固醇分解。
地瓜:適量食用番薯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質沉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皮下脂肪減少,避免出現過度肥胖。
藥物降脂需謹慎
藥物降血脂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意義重大,已被列入冠心病的三大現代療法(ABC療法)之一,它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不亞于當年青黴素的發現。那麼常見的降脂藥物有哪些呢?共有五類,其中常用的是前兩類。
1.他汀類降脂藥(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舒降之)。主要作用是降膽固醇。用於高膽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同時升高者。副作用為胃腸不適,肌肉痛。
2.氯貝丁酯類:如非諾貝特(力平之),吉非羅齊(潔脂)。主要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用於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副作用是胃腸不適,肌痛,引發症,膽石等。
3.膽酸螯合樹脂類:如消膽胺。用於高膽固醇血症。副作用是便秘和胃腸反應。因口服量太大,臨床少用。
4.煙酸類:促進脂肪分解代謝。降脂治療需大劑量,但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如消化道潰瘍,皮膚潮紅、瘙癢,痛風,空腹血糖升高。
5.魚油製劑(脈樂康):有較弱的降膽固醇和降甘油三酯作用。
此外,中藥也不乏理想的降血脂藥物,如靈芝、山楂、三七、首烏、虎杖、白果、澤瀉、草決明、桑寄生、葛根、槐角等,可單味煎服或複合煎服。有些醫師喜歡用首烏、山楂、丹參各15~30克,每日一劑煎服,對降低血脂及預防動脈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綠豆:具有降低血脂、保護心臟、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實驗證明,綠豆能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顯減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香菇:具有消食、去脂、降壓等功效。其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香菇還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質,能促進膽固醇分解。
地瓜:適量食用番薯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質沉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皮下脂肪減少,避免出現過度肥胖。
藥物降脂需謹慎
藥物降血脂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意義重大,已被列入冠心病的三大現代療法(ABC療法)之一,它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不亞于當年青黴素的發現。那麼常見的降脂藥物有哪些呢?共有五類,其中常用的是前兩類。
1.他汀類降脂藥(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舒降之)。主要作用是降膽固醇。用於高膽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同時升高者。副作用為胃腸不適,肌肉痛。
2.氯貝丁酯類:如非諾貝特(力平之),吉非羅齊(潔脂)。主要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用於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副作用是胃腸不適,肌痛,引發症,膽石等。
3.膽酸螯合樹脂類:如消膽胺。用於高膽固醇血症。副作用是便秘和胃腸反應。因口服量太大,臨床少用。
4.煙酸類:促進脂肪分解代謝。降脂治療需大劑量,但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如消化道潰瘍,皮膚潮紅、瘙癢,痛風,空腹血糖升高。
5.魚油製劑(脈樂康):有較弱的降膽固醇和降甘油三酯作用。
此外,中藥也不乏理想的降血脂藥物,如靈芝、山楂、三七、首烏、虎杖、白果、澤瀉、草決明、桑寄生、葛根、槐角等,可單味煎服或複合煎服。有些醫師喜歡用首烏、山楂、丹參各15~30克,每日一劑煎服,對降低血脂及預防動脈硬化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