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組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 除少數器官外, 人體全身幾乎都有淋巴組織的存在, 淋巴瘤是遍佈最廣泛的癌。 惡性淋巴瘤雖不是最常見的腫瘤, 但其發病上升速度驚人。 那麼, 該如何診斷這一疾病呢, 大家肯定都想瞭解一下, 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血液學
貧血多在晚期出現, 白細胞一般無特異性改變, 少數輕度或明顯升高, 伴中性粒細胞增多, 約1/5患者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骨髓被廣泛侵潤或發生脾亢時, 可有全血細胞減少。
2、骨髓
HL骨髓受侵常伴骨髓纖維化, 骨髓受侵潤多是由血源播散而來,
3、其它檢查
疾病活動期血沉加快, 血清HDL活力增高, 血、尿β2—微球蛋白水準增高。 血清鐵蛋白測定:SF明顯升高與臨床分期有關, 從Ⅰ-Ⅳ期病人SF呈進行性遞增。 有症狀者SF高於無症狀者, 活動期病人SF增高, 緩解期SF下降, 復發時又增高。
惡性淋巴瘤分期:
惡性淋巴瘤的準確分期與否, 擬訂及預後密切相關。 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惡性淋巴瘤分期標準仍是1970年舉行Ann Aror會議所建議。
Ⅰ期-病變僅累及單一的區域淋巴結;
ⅠE期-病變僅侵犯淋巴結以外的單一器官;
Ⅱ期-病變累及橫膈同側2個以上的區域淋巴結;
ⅡE期-病變局限侵犯淋巴結以外器官及橫膈同側1個以上的區域淋巴結; Ⅲ期-橫膈兩側淋巴結受侵犯;
ⅢE期-病變累及淋巴結以外某一器官, 加以橫膈兩側淋巴結受侵犯;
Ⅳ期-病變已侵犯多處淋巴結及淋巴結以外的部位, 如肺, 肝及骨髓。 無症狀為A;有症狀為B, 指:盜汗, 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10%;脾受侵用S表示;另外, 僅有皮膚的瘙癢現不做為全身症狀。
溫馨提示:以上為大家介紹的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 大家對此應該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啦吧。 病變也可見於淋巴結外組織器官, 引起吞咽困難, 鼻出血、腹痛、腹瀉、腹水、肝脾腫大、肝痛、黃疸、咯血、胸水、骨瘤、病理性骨折、中樞神經病變、皮膚潰瘍等。 如有發現, 及時去醫院確診。
【參考文獻:《實用淋巴瘤病理診斷》《CE-R惡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