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來說, 她們十分注重身體的調理, 平常也注重對於肌膚的保養, 這麼樣可以讓一些問題少出現, 但是卻不能杜絕, 所以對於一些婦科疾病的出現, 那麼我們只能通過一些藥方來調理, 在古代中醫典籍中也記載了數以萬計的經典防止, 很多都沿用至今, 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一個經典的古方“四物湯”, 而且到現在還在被人們運用, 且對於一些婦科疾病很很好的效果。
“四物湯”婦科第一方 調月經 改面色 防衰老
“四物湯”最早見於晚唐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最初是用來治療外傷瘀血疼痛的方劑;到了宋代,
關於“四物湯”名稱的由來, 《成方便讀》中解釋到:“物, 類也, 四者相類而各具一性, 各建一功, 春生當歸虛者補之, 夏生川芎郁者達之, 秋收芍藥實者瀉之, 冬埰地黃急者緩之”。 就是說, 當歸如春季之生髮, 川芎如夏季之長(有生長之意)養, 白芍如秋季之收斂, 熟地如冬季之固藏, 四味藥恰好對應一年四季, 化生萬物, 故名為“四物湯”。
四物湯由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四味藥各等份組成, 熟地黃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當歸補血和血調經;白芍養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氣、暢通氣血;四藥合用,
四物湯在臨床應用時, 可隨證調整用量, 如治療面色萎黃、唇甲色淡、發枯易脫等血虛證, 則重用熟地、當歸, 輕用川芎;如治療月經錯後、量少, 甚至閉經等血瘀證, 則重用當歸、川芎, 輕用熟地、白芍。 此外, 四物湯還有很多衍生方:如配伍桃仁、紅花, 即成桃紅四物湯, 主治月經顏色紫暗、痛經、閉經;如配伍阿膠、艾葉、甘草, 即成膠艾四物湯, 主治虛寒性出血, 月經過多, 崩漏下血, 先兆流產等;如配伍人參、茯苓、白術、甘草, 即成八珍湯, 可氣血雙補;八珍湯基礎上再配伍黃芪、肉桂, 就是家喻戶曉的十全大補湯, 補力尤大。
現代研究表明, 四物湯可增加紅細胞數目,
需要注意的是, 本方藥性偏溫, 體質熱盛的人群不宜使用, 可能導致口乾舌燥等上火症狀;該方還容易滋膩脾胃, 脾虛沒胃口的人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