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雨水節氣的來歷

一、雨水節氣的來歷

1. 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2. 雨水節氣的習俗3. 雨水節氣吃什麼養生

二、雨水節氣的詩詞

三、雨水節氣的農諺

雨水節氣的來歷

1、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西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 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西曆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 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2、雨水節氣的習俗

雨水節回娘屋是流行於川西一帶的另一項風俗。 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儘快懷孕生子。 此項風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 保保則是乾爹。 以前人們都有一個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乾爹。

而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 這可能也與以前的醫療條件有關,因為醫療條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無法醫治。 所以需要借助乾爹的福氣將孩子帶大。 於是便有了雨水節拉保保的活動。 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成為一方之俗。

3、雨水節氣吃什麼養生

3.1、雨水節氣玫瑰花糕

糯米粉1500克,黏米粉3500克,核桃肉250克,大棗500克,白糖300克,玫瑰花60克。 將大棗、核桃肉洗淨,切成小丁備用。 把糯米粉、黏米粉放在盆內,加適量水,放入白糖、大棗、核桃肉、玫瑰花,用500毫升水拌勻,揉成麵團,做成糕狀,然後將糕上籠蒸約25分鐘即成。 有疏肝理氣、健脾暖胃的功效。

3.2、雨水節氣吃砂仁鯽魚湯

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生薑、蔥、精鹽各適量。

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將砂仁放入魚腹中,然後與陳皮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薑、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有醒脾開胃利濕的功效。

3.3、雨水節氣吃金橘山藥小米粥

金橘20克,鮮山藥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 將金橘洗淨,切片備用。 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乾淨的小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雨水節氣的詩詞

《江南春絕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A魚肥。

青薯笠,綠襲衣,料風細雨不須歸。

雨水節氣的農諺

雨水非降雨,還是降雪期。

雨水節,雨水代替雪。

春雨貴如油。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寬。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

麥田返漿,抓緊松耪。

頂淩麥劃耪,增溫又保墒。

麥子洗洗臉,一壟添一碗。

麥潤苗,桑潤條。

種地別誇嘴,全憑肥和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