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慢性腎小球腎炎至今還沒有特效療法, 但由於近年來對其發病機理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 治療措施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加上中西醫結合, 治療的辦法比以前更多, 其預防也大為改觀。
判斷慢性腎小球腎炎的預後, 首先需要瞭解其原發病的性質和類型、目前的臨床表現、有無活動性、腎臟的病理類型及腎功能受損程度等, 然後進行綜合分析, 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
腎小球腎炎的預後與以下因素有關:
1)臨床表現:單純蛋白尿或鏡下血尿, 而無其它伴隨症狀者, 一般預後較好;慢性腎小球腎炎出現持續性高血壓者比無高血壓的患者預後差。
2)引起腎實質病變的前驅或根底疾病與預後密切相關:如扁桃體炎、上感等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者預後較好;繼發於全身性疾病而病因不易去除者預後較差。
3)病理類型:如微小病變或輕度局灶性腎小球腎炎經治療可以痊癒;而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則預後相對較差;若腎小囊有新月體形成或腎小球硬化者示病變較重, 預後較差。
4)腎功能情況:腎功能受損嚴重, 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者, 預後嚴重;腎功能正常或腎功能雖然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