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來門診時, 主訴有典型的症狀, 如灼心及反酸, 或有不典型症狀如喉頭異物感、聲嘶啞、癔球症、吐酸水、胸痛、陣發性咳嗽。 哮喘和吸入性肺炎及其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狀, 應考慮返流性食管炎的診斷。 如給予抗酸治療能緩解症狀, 則大致可以確診。 為證實診斷, 應作食管鏡檢查及24hph監測。
x線檢查:內腔鏡檢查為診斷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 鋇餐檢查最為常用, 但需用手法説明才能顯示出疝。 令患者左側臥位, 頭低, 當胃內充滿鋇劑後, 以手壓迫腹部, 令患者用力摒氣, 此時可出現裂孔疝指征:膈下食管段(腹段)變短增寬或消失,
內腔鏡是診斷食管裂孔疝僅次於放射學檢查的方法。 纖維胃鏡較金屬硬管鏡檢查時安全、痛苦小, 並可同時檢查胃和十二指腸, 以排除引起胃壓升高的因素, 且可多次使用, 檢查方便。 如有裂孔疝時可見食管下括約肌鬆弛, 呼氣和吸氣時均呈開放狀態。
對某些食管縮窄的病例, 在初次作內腔鏡檢查時,
食管功能檢查可在門診完成, 包括食管測壓、標準酸返流檢查、利用ph電極放在食管內作酸清除試驗和酸灌注試驗。 對較複雜的病例, 可住院作長時24hph監測和連續測壓, 以提供更多的資料。
食管測壓:食管腔內壓在不同平面同時測量時, 可提供食管運動參數。 近年來, 國內研製出多導微氣囊式測壓法,
標準酸返流試驗:向胃內注入0.1mol/lhcl150~300ml, 緩慢拉電極。 電極置於下食管高壓區上5cm處。 測量5、10和15cm不同點的ph值。 同時配合valsala手法(聲門關閉強行呼氣, 以增加胸內壓力)和muller手法9呼氣後關閉聲用力吸氣, 增加胸內負壓及改變體位, 誘發胃食管返流), ph
酸清除試驗:ph電極仍放在高壓區以上5cm處, 將15cmml0.1mol/lhcl經導管近端注入食管中段, 要求病人每隔30s吞咽一次, 以排除食管內的酸液, 記錄ph會晤上升到5以上所需的吞咽次數。 正常人在10次以下。 此方法不能證實有無胃液返流, 而只說明食管炎的嚴重程度。
酸液灌注試驗:如返流症狀不明顯,可使用此法檢查。導管仍放在食管中段,其近端放在病人後面,以y形管連接兩個靜脈液瓶。一瓶裝0.1mol/lhcl液,另一瓶含生理鹽水。每瓶液體分別灌注約10min,病人對灌注的反應由觀察者記錄。如灌注酸液引起自發性返流症狀,而生理鹽水無反應。陽性酸液灌注試驗說明病人的症狀是由酸性返流引起,而非食管運動障礙所致。
長時ph監測法:以前作過食管手術的病人,合併其他疾病者,懷疑有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患“心絞痛”的病人,為其使用24hph連續監測可提供寶貴的診斷資料。作系列標準的食管功能試驗測定後,ph電極留在遠段食管高壓區上面5cm處,連接電極於條幅式圖表儀,經ph計量器作記錄。24h內記錄病人的活動和症狀。在這段時間內病人正常進食,但限制水分和食物品種,使其ph值>5。返流發作的次數可以在仰臥和直立兩個體位元,根據發作頻率和時間長短作數量測定。當ph值高於7,可定為鹼性返流。目前認為24hph監測是診斷胃食管返流最可靠和最敏感的方法。可以連續記錄10、12、24h食管ph值的變化。
檢測指標有:
①24hph
②ph
③ph
④最長酸暴露時間。這些測出的數值可與正常人作對照,即可作出胃食管返流的診斷。最新一代24h食管ph、壓力同步記錄僅,受檢者完全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現國內已研製生產。
近年來,用超聲波檢查食管胃賁門部,測量食管腹段的長度,對診斷較小的裂孔疝,較之鋇餐x線檢查更為有效。
用磁共振檢查食管旁疝,能較清晰地判斷出疝內容的性質。
而只說明食管炎的嚴重程度。
酸液灌注試驗:如返流症狀不明顯,可使用此法檢查。導管仍放在食管中段,其近端放在病人後面,以y形管連接兩個靜脈液瓶。一瓶裝0.1mol/lhcl液,另一瓶含生理鹽水。每瓶液體分別灌注約10min,病人對灌注的反應由觀察者記錄。如灌注酸液引起自發性返流症狀,而生理鹽水無反應。陽性酸液灌注試驗說明病人的症狀是由酸性返流引起,而非食管運動障礙所致。
長時ph監測法:以前作過食管手術的病人,合併其他疾病者,懷疑有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患“心絞痛”的病人,為其使用24hph連續監測可提供寶貴的診斷資料。作系列標準的食管功能試驗測定後,ph電極留在遠段食管高壓區上面5cm處,連接電極於條幅式圖表儀,經ph計量器作記錄。24h內記錄病人的活動和症狀。在這段時間內病人正常進食,但限制水分和食物品種,使其ph值>5。返流發作的次數可以在仰臥和直立兩個體位元,根據發作頻率和時間長短作數量測定。當ph值高於7,可定為鹼性返流。目前認為24hph監測是診斷胃食管返流最可靠和最敏感的方法。可以連續記錄10、12、24h食管ph值的變化。
檢測指標有:
①24hph
②ph
③ph
④最長酸暴露時間。這些測出的數值可與正常人作對照,即可作出胃食管返流的診斷。最新一代24h食管ph、壓力同步記錄僅,受檢者完全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現國內已研製生產。
近年來,用超聲波檢查食管胃賁門部,測量食管腹段的長度,對診斷較小的裂孔疝,較之鋇餐x線檢查更為有效。
用磁共振檢查食管旁疝,能較清晰地判斷出疝內容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