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5年三伏天是什麼時候 用三伏貼有什麼功效

2015三伏貼的時間

按規定, 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 並作為“頭伏”的第1天, 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第一天;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 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 即伏天結束。

注: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 中伏為10天, 出現5個庚日時, 中伏則為20天。 2015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是4個庚日, 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時45分(農曆5月3日), “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8日, 即這一天入伏為頭伏第一天。 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8月7日, 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具體時間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 為頭伏, 10天。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

為中伏, 10天。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 為三伏, 10天(末伏)。

另:2015年陽曆6月21日, 農曆5月14日。 從這一天的淩晨7時45分開始, 進入夏至節氣。

三伏貼的功效

三伏貼所用中藥, 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 細辛還具免疫抑制作用, 可使有過敏體質的患者, 減少抗原抗體反應, 降低過敏發作機率, 也減輕過敏症狀, 薑汁則具散寒止咳的效用, 所以綜合使用有助改善氣喘。
細辛揮發油中含有毒性較大的黃樟醚, 具有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 有協同致癌作用, 是52種致癌植物之一。

中醫認為虛寒疾病與肺、脾、腎三髒關係密切。 夏季治療則以補腎、健脾、養肺為主要法則, 以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 改善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使功能恢復平衡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真正徹底改善體質。 根據最新現代科學研究表明, 夏季穴位貼敷能明顯地提高機體免疫的各項指標, 調節免疫蛋白的功能, 減輕β受體的反應, 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

依據“春夏養陽”的原理, 三伏貼於農曆三伏天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開展治療。 此時肌膚腠理開泄, 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旺盛。 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 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 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 並通過經絡血脈直達病處, 獲得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激發臟腑功能的最佳效果。

“三伏貼”是利用夏季穴位開闔、經絡疏鬆的原理在三伏天達到養陽的目的,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

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 此時氣血趨於機表, 皮膚鬆弛, 毛孔開張, 有利於藥物的滲透, 有助於邪氣的外驅。 因此, 在三伏天裡進行穴位貼藥, 可通過經絡內傳, 氣候、穴位、藥物三者共同作用, 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對調節機體陰陽平衡, 恢復臟腑功能, 都有不可低估的效果。 尤其是對患有鼻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陽虛體質的患者更為適宜。

三伏貼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實際上, 三伏貼也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夏天較輕冬天較重的虛寒性疾病, 如慢性咽炎、鼻炎、哮喘、咳嗽、反復感冒、風濕性關節炎、脾胃病等較有效, 這些患者平時喜暖畏寒、不敢吃涼的。 如果是實火、濕熱、陰虛火旺等患者,

則效果不大, 甚至還可能有副作用。

1適應症

經中醫辯證論治屬虛寒證的支氣管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肺心病, 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咳嗽, 反復感冒, 慢性鼻炎, 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2禁忌症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 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等。

3注意事項

在中醫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敷貼, 建議陰虛體質、濕熱體質暫不敷貼。

敷貼前需清潔皮膚, 嚴重心臟疾患、瘢痕體質、嚴重皮膚病、過敏體質、發熱、吐血者、孕婦勿用;糖尿病慎用。

成人可貼4~6小時, 小兒2~4小時, 若感疼痛或燒灼不適可提前取下,

小兒時間適當縮短。 貼藥後減少活動以免藥物脫落, 取下藥貼時, 請用溫水濕敷後輕輕揭下。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2015年三伏天的時間、三伏天的功效及注意事項, 三伏天很快就要到來了, 瞭解這些知識相信可以讓你更好的度過夏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