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智慧開發離不開家長正確而耐心的培養。 良好的培養, 必須有正確的態度。
(1)要做幼兒的好榜樣:父母對幼兒要成為一個好的教育者, 必須做到言傳與身教。 只會言傳, 不善身教, 難出好成果。 要求幼兒誠實, 父母不能撒謊;要求幼兒講衛生, 父母不能飯前便後不洗手。 父母言行不一, 將會損害父母在幼兒心酬中的良好形象, 降低其言教的效果。 幼兒耳靈眼尖, 父母的一言一行, 他們都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仿效之。 上行下效的效應是十分明顯的, “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結果也是十分明顯的。
(2)要讚賞幼兒的“成就”:如當幼兒第一次上矮的梯坎或第一次會雙足小跳躍時,
(3)誘導比單純阻止好:幼兒喜“偵察”, 如他想打開熱水瓶瓶蓋看, 父母擔心碰倒熱水瓶被熱水燙傷孩子, 就會阻止他。 越是阻止, 他越是想打開蓋子看個究竟, 且會悄悄看父母臉色行事。 所以, 單純的阻止不行, 還不如父母領著他, 揭開瓶塞讓他看, 熱氣騰騰會燙手, 乘機灌輸“燙手”的概念, 他便不去揭瓶蓋、搬熱水瓶了。 可見, 誘導比單純的阻止好得多,
(4)該入託時就入託:雙職工2~3歲的幼兒一般都宜入託, 以幫助代管和教育。 家長宜在家庭人員、經濟、教育諸方面權衡條件, 該送幼兒入託時就入託, 要採取好的方式方法。 經驗證明, 只要家長送的態度堅決, 不三天兩頭斷斷續續送, 一個星期寶寶就能適應托兒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