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任性 三大對策可消除

孩子任性時, 你是不是覺得很頭疼?可是, 這往往並非孩子的問題, 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 讓我們看看下面幾位父母的現身說法, 也許您會有所收穫。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陳女士, 36歲, 護士)

一個雙休日, 我領著四歲的女兒逛商店。 我興致正高, 女兒卻吵鬧著要回家。 我怎麼哄也不管用。 怎麼能這麼任性?我急了, 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 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 才恍然大悟:原來, 蹲下身從孩子的角度看去, 眼前看不見色彩斑斕的商品, 全是晃來晃去的人腿。 怪不得孩子不高興, 原來她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不一樣。

這時我突然領悟到, 有時候孩子任性發脾氣, 也有他們的道理, 我們需要理解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點評:孩子任性不聽話, 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 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 我們應該喚回自己的童年, 喚醒自己的童心, 學會置身孩子的立場,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 才能理解孩子的心。 陳女士的故事正說明這一點。 再如, 兩歲孩子開始玩弄“否決權”, 四歲孩子軟硬不吃, 這是年齡特徵;膽汁質的孩子容易發脾氣, 這是氣質特徵……一旦我們讀懂了孩子的心, 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順暢一些。

適時滿足合理需要(王女士, 35歲, 圖書管理員)

我認為, 適時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也是預防孩子任性的一個方法。

比如, 孩子一天沒見到您了, 想跟您親熱一番或讓您講個故事, 這就是合理要求。 您為什麼非要忙得顧不上孩子, 等他大哭大鬧犯起性子再滿足他呢?我的孩子剛進幼稚園的時候, 我就堅持這樣的原則, 送孩子的時候, 不等孩子鬧, 我就把孩子抱在懷裡, 擁抱親吻一番, 滿足他的親情和皮膚感覺需要, 而後就絕不再遷就。 孩子每次都能高高興興地跑進幼稚園, 從沒有因為不想離開媽媽而任性的時候。

點評:不錯, 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 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這是最睿智的。 當然, 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 對於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

毫不妥協。 最愚蠢的做法是, 非要等孩子任性發脾氣再來答應他的要求。

增進孩子集體生活的機會(吳先生, 36歲, 工程師)

一次, 我剛剛給兒子買來一輛自動坦克。 他在外面玩的時候, 鄰居幾個小朋友看到了都圍過來, 有的提出要和兒子交換玩具。 兒子不願意, 傲慢地拒絕說:“這是我爸爸剛給我買的, 我還沒玩夠呢。 ”我趕緊跟兒子說, 讓大家一起玩。 可兒子就是不聽, 緊緊地抱住他的坦克。 那幾個小朋友陸續走開, 用自己手裡的玩具玩起了集體遊戲。 這時, 兒子不鬧了, 靜靜地看著他們, 最後不得不“求和”, 和大家交換玩具, 而且玩得挺好。 由此, 我有感而發:預防孩子任性的毛病, 就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同伴一起玩。

點評:任性是自我中心的產物,

集體活動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最好途徑。 孩子的天性不喜歡孤獨, 所以, 要讓孩子到夥伴中去, 到集體中去:一是平時經常請鄰居的小朋友到家裡來, 二是適時地放孩子出去找夥伴, 三是及時送孩子入託, 四是帶孩子走親訪友, 增進集體活動的機會。

一開始絕不遷就

曾經聽過一個任性孩子舒拉的故事。 一次舒拉非要在飯前吃粉羹(通常飯後吃的一種食物), 並大聲哭鬧。 爸爸媽媽沒有哄他, 而是先後走了出去, 屋裡只剩下舒拉自己。 開始, 他仍然大聲哭鬧:“給我粉羹!我要粉羹!”哭喊了一陣不見回音, 沒有“聽眾”還哭給誰聽?他自覺沒趣就用木塊碼東西玩了。 還有一次, 他任性哭鬧時, 偷偷從捂著臉的指縫看爸爸媽媽是否同情他的眼淚。

爸爸媽媽照舊做自己的事, 誰也沒給他當“觀眾”。 我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 也這樣對孩子, 從小一點也不遷就孩子。 因此, 我們家裡孩子和大人幾乎沒有過任性的煩惱。

點評:這位家長的感悟是有道理的, 作為一種性格特徵, 任性有很大的後天因素。 孩子任性, 常常怪不得孩子。 有多少父母或祖輩, 孩子剛一哭鬧耍性子, 就心軟, 就百依百順了, 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脅大人的“法寶”, 知道任性可以擺佈大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 才發愁, 才想到要治治孩子, 這時確實難辦了。 所以, 我們應該提早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 不給孩子學會用任性要脅父母的機會。

對策篇

任性的時候不予理睬(李女士,34歲,醫生)

記得我的孩子兩歲的時候,常常任性胡鬧,我呵斥他時,他的反應就跟我誇獎他一樣,我越是呵斥他越是來勁。說來也怪,那天,孩子又任性胡鬧了,恰好我手上正忙著一件事情,根本沒顧上孩子的任性胡鬧。幾分鐘後,等我忙過了,孩子已經在旁邊安靜地玩起來了。這偶然的發現,讓我找到了應對辦法:有時候孩子發脾氣胡鬧,我全當沒看見,一會兒就風平浪靜了。

點評:孩子都有引起成人關注的強烈願望。有時候孩子胡鬧,與其說是任性,不如說是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而這時一旦對孩子的胡鬧給予批評呵斥,恰好滿足了孩子被關注的願望。按照條件反射原理,任何需要的滿足都會使有關行為得到強化,於是孩子學會了用任性來引起成人的關注。因此,不予理睬是可取的對策,等孩子終止任性行為,表現良好的時候再給予關注。這樣,就使孩子在引起成人關注的需要和良好的行為表現之間建立了暫時的神經聯繫,從而也就抑制了任性的行為。

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非常任性地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大人非要阻攔不可,但說也不聽,打也不成,相持不下,局面尷尬。這時正好推門走進一個陌生的人或發生了一件新奇的事,孩子立刻被吸引過去,剛才的任性行為不禁而止。原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去。

您也許說:“轉移注意談何容易?他要任起性來,你什麼花招都不管用。”未必如此。比如,孩子任性哭鬧,您突然拿出個新奇的東西自言自語:“唉呀!這東西真奇怪。”或者講個故事、笑話,或者鎮靜地說:“這可怎麼辦?誰能幫助我呢?”或者略帶驚訝地說:“瞧!街上那大汽車裝的是什麼?”或者帶他到外面走走……時過境遷,孩子也會忘記了剛才的事。

點評: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心態不是由存在決定的,而是由注意決定的。注意轉移了,心態也就變化了。因此,轉移注意是矯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辦法。注意沒法轉移的孩子是沒有的,多數是家長耐心不夠,不會想辦法。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不著哄勸,不知不覺就會淡化孩子的擰勁,消除任性的毛病。

讓孩子體驗任性的苦果(張女士,33歲,事業單位職員)

那陣子,我的孩子每天面對一桌飯菜就是不肯好好吃,又犯起了擰勁。怎麼辦?哄勸?打罵?這都不是上策,也真的不管用。這時候,我想起了一本書上說的辦法,從中受到啟發。我想,孩子不是不好好吃飯嗎?好,我且不管他,吃完飯立即收拾飯桌。沒過多久,孩子跟我說:“媽媽,我肚子餓,想吃東西。”我知道這時不能給他吃,餓一頓是餓不壞的。於是我狠狠心說:“唉!肚子餓還真是不好受,媽媽知道。可是怎麼辦?要等到12點才吃午飯呢!”就這樣,孩子任性不吃飯的毛病慢慢就改掉了。

點評:按照條件反射原理,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對孩子的行為有強化作用,結果令人滿意是正強化,孩子就會繼續這一行為;結果令人痛苦則是負強化,孩子就自發地改變這一行為。利用這一規律,有時也可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這位母親的做法所以管用,就是合乎這個原理。餓肚子的體驗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的結果,這一負強化作用有時比嘮嘮叨叨的教訓、哄勸和打罵都管用。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大人要沉得住氣,別半途而廢,讓孩子失掉了“學習”的機會。父母有時“狠狠心”,是對孩子的更深沉的愛。當然,有些行為的結果相當危險,就不能等結果來“強化”了。

編輯推薦:

任性寶寶的4種類型 你家是哪種?

遇到任性的寶寶怎麼辦?

千萬別把孩子的任性當成個性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任性的時候不予理睬(李女士,34歲,醫生)

記得我的孩子兩歲的時候,常常任性胡鬧,我呵斥他時,他的反應就跟我誇獎他一樣,我越是呵斥他越是來勁。說來也怪,那天,孩子又任性胡鬧了,恰好我手上正忙著一件事情,根本沒顧上孩子的任性胡鬧。幾分鐘後,等我忙過了,孩子已經在旁邊安靜地玩起來了。這偶然的發現,讓我找到了應對辦法:有時候孩子發脾氣胡鬧,我全當沒看見,一會兒就風平浪靜了。

點評:孩子都有引起成人關注的強烈願望。有時候孩子胡鬧,與其說是任性,不如說是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而這時一旦對孩子的胡鬧給予批評呵斥,恰好滿足了孩子被關注的願望。按照條件反射原理,任何需要的滿足都會使有關行為得到強化,於是孩子學會了用任性來引起成人的關注。因此,不予理睬是可取的對策,等孩子終止任性行為,表現良好的時候再給予關注。這樣,就使孩子在引起成人關注的需要和良好的行為表現之間建立了暫時的神經聯繫,從而也就抑制了任性的行為。

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非常任性地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大人非要阻攔不可,但說也不聽,打也不成,相持不下,局面尷尬。這時正好推門走進一個陌生的人或發生了一件新奇的事,孩子立刻被吸引過去,剛才的任性行為不禁而止。原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去。

您也許說:“轉移注意談何容易?他要任起性來,你什麼花招都不管用。”未必如此。比如,孩子任性哭鬧,您突然拿出個新奇的東西自言自語:“唉呀!這東西真奇怪。”或者講個故事、笑話,或者鎮靜地說:“這可怎麼辦?誰能幫助我呢?”或者略帶驚訝地說:“瞧!街上那大汽車裝的是什麼?”或者帶他到外面走走……時過境遷,孩子也會忘記了剛才的事。

點評: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心態不是由存在決定的,而是由注意決定的。注意轉移了,心態也就變化了。因此,轉移注意是矯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辦法。注意沒法轉移的孩子是沒有的,多數是家長耐心不夠,不會想辦法。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不著哄勸,不知不覺就會淡化孩子的擰勁,消除任性的毛病。

讓孩子體驗任性的苦果(張女士,33歲,事業單位職員)

那陣子,我的孩子每天面對一桌飯菜就是不肯好好吃,又犯起了擰勁。怎麼辦?哄勸?打罵?這都不是上策,也真的不管用。這時候,我想起了一本書上說的辦法,從中受到啟發。我想,孩子不是不好好吃飯嗎?好,我且不管他,吃完飯立即收拾飯桌。沒過多久,孩子跟我說:“媽媽,我肚子餓,想吃東西。”我知道這時不能給他吃,餓一頓是餓不壞的。於是我狠狠心說:“唉!肚子餓還真是不好受,媽媽知道。可是怎麼辦?要等到12點才吃午飯呢!”就這樣,孩子任性不吃飯的毛病慢慢就改掉了。

點評:按照條件反射原理,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對孩子的行為有強化作用,結果令人滿意是正強化,孩子就會繼續這一行為;結果令人痛苦則是負強化,孩子就自發地改變這一行為。利用這一規律,有時也可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這位母親的做法所以管用,就是合乎這個原理。餓肚子的體驗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的結果,這一負強化作用有時比嘮嘮叨叨的教訓、哄勸和打罵都管用。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大人要沉得住氣,別半途而廢,讓孩子失掉了“學習”的機會。父母有時“狠狠心”,是對孩子的更深沉的愛。當然,有些行為的結果相當危險,就不能等結果來“強化”了。

編輯推薦:

任性寶寶的4種類型 你家是哪種?

遇到任性的寶寶怎麼辦?

千萬別把孩子的任性當成個性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