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應用中藥治療後沒有及時複診, 調整方藥, 一張方子一用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其二, 患者在中藥尚未起效或療程未到時, 自我感覺良好, 就擅自停藥。 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年過花甲的老李肝癌術後有5年了, 一直看中醫服中藥, 自覺康復良好, 沒有什麼大的不適。 聽說惡性腫瘤5年是個坎, 過了這個坎, 就會好很多。 可是又有人說肝癌是“癌症之王”, 不可輕易停藥。 老李沒了主意, 像他這樣惡性腫瘤術後病情穩定者, 還要不要繼續服用中藥?為此, 記者採訪了李惠利醫院中醫腫瘤專家王克勤副主任醫師。
王醫生解釋, 門診病人中有兩種誤區:其一, 患者在應用中藥治療後沒有及時複診, 調整方藥, 一張方子一用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其二, 患者在中藥尚未起效或療程未到時, 自我感覺良好, 就擅自停藥。 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而腫瘤病人服用中藥究竟以多長時間為宜, 要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早期患者:從診斷到手術或放、化療的初始治療階段, 中醫治療主要目標是緩解症狀, 減輕毒副反應, 一般與西醫治療同步, 治療週期也與之一致, 以1~2周為一個治療週期。 換句話說, 至少以1~2周後調整處方為宜, 治療持續時間3~6個月。 在初始治療階段之後, 進入定期複查的觀察階段, 中醫治療主要發揮提高抗病能力、控制疾病復發或轉移、穩定病情的作用,
晚期患者:這類患者多體質較差, 已無法承受消瘤治療, “帶瘤生存”不失為上策。 “帶瘤生存”有兩個概念, 一是未經手術切除的“帶瘤生存”;二是經手術切除後又復發不能再次手術的“帶瘤生存”。
一般一張處方以1~2周為一個治療週期為宜, 其後要及時根據病情調整處方內容, 治療往往需要貫穿疾病的全程。 這種治療可以避免手術的創傷和痛苦, 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品質,
王克勤醫生特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