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涼, 胃口也大開。 於是, 各種進補食材也紛紛在大家的餐桌上亮相。 不過, 醫生提醒, 進補並不只是很多人想像中的 “大魚大肉”, 也應根據市民不同的身體狀況選擇進補的食材, 最好能對自己度夏後所缺的營養進行補充。
年輕人進補忌 “偏食”
很多年輕人喜歡按自己的口味進補, 以為這樣既是對身體有益, 又兼顧了自己的飲食愛好。 事實上長時間偏愛某一種食物進補身體可能發展成“偏食”或“嗜食”, 極易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而且不同的季節, 保健食物也有所區別, 因此, 根據不同季節和身體狀況予以調整才是最重要的,
老人別“逢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不僅有較高的營養, 而且味美可口, 但肉類也不易消化吸收, 若老人多吃, 往往使腸胃不堪重負。 再加上肉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某些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復發誘因, 因此建議老人在進補時多補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不僅有利於潤肺潤燥,
四類人冬季需要特別進補:
陽氣虛弱者時值冬至, 天寒地凍, 為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之季。 陽虛的人常會流清水涕、手足冰涼、易生凍瘡、夜尿頻頻。 這類人可用乾薑、人參、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 三九天尤為需要。 同時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等, 以期陽氣生髮。
易患冬病者慢性支氣管炎、凍瘡、尿多症等冬至病, 在中醫看來屬腎氣虧虛、陽虛外寒。 調治的辦法是溫藥和之。 如熟附子、肉桂、海馬、狗腎、人參、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 除用藥進補,
養生益壽者養生益壽, 冬至進補就是個很好的辦法。 原則上說, 有不足就要補充。 例如, 用腦多者應經常吃核桃, 體力消耗大者, 要及時補充水果、蔬菜等。 補多少、怎麼補, 要因人而異。
防春夏病者醫學家們證實, 冬天調養得好, 春夏發病就少。 正是基於這個觀點, 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 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 加放中藥人參、黃芪、桂圓、紅棗等, 或做湯、或為膳。 只要脾胃吸收好, 進補後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 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編輯推薦:
秋燥時節進補羊肉、狗肉火上澆油
謹記冬季吃羊肉進補禁忌
亂吃補藥進補對身體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