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是一家房地產公司會計,
老是覺得自己的收入比同行業一些朋友低;10年工齡的程女士跳槽過6次,
呆得最長的一家企業也只幹了兩年,
最近覺得領導同事的關係越來越難處;工作了5年的李先生發現工作跟自己的興趣相差甚遠,
時間越久越沒工作激情……他們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應該跳槽了?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師李會玲指出,
這些情況經常發生在工作數年的職場“老油條”身上,
跳槽可能是改變這些現狀的一個有效途徑。
但“老油條”應聘也容易遭拒絕,
也有一腳踩空的時候,
也有從米缸跳到糠缸裡的時候。
一思跳槽真正原因
跳槽之前需要瞭解自己跳槽的真正原因, 如果公司內部提供的晉升機會較少, 為了個人發展跳槽是比較明智的。 如果僅僅是人際關係等原因就需要認真考慮, 因為跳槽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任何一個工作環境都是由不同性格的人構成的, 只有多改變自身的不足去適應相應的環境, 才能讓自己在工作環境中保持愉悅的心情。 “是人適應環境, 不是環境適應人。 ”李老師強調。
二思跳槽落腳點
“老油條”跳槽要謹慎, 李老師建議:“一般應選擇與以往經驗相關的行業和職位, 有利於突出自己的經驗優勢, 便於保持職位縱向的晉升以及薪資的增加。
李老師表示, 如果選擇轉行, 就要考慮跳槽所帶來的損失與存在的風險。 轉行儘量選擇與自己本專業或者本行業相關行業, 除非自己對求職的職位具有濃厚的興趣, 具有迎頭趕上的毅力, 克服重重困難的決心。 跳槽前做好充分的職業定位, 瞭解相關資訊, 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在競爭中處於不敗境地。 同時也大大降低離職的風險和損失, 給自己一個瞭解自我、發現自我的機會。
三思職業定位
在跳槽之前要充分認識自己, 做好職業規劃。 李老師強調, 要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方面的知識、能力或者特長, 具有哪些發展的潛能, 適合走技術專家的生涯路線還是希望向管理層走向發展。
明確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同時,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師李會玲指出,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工作, 一部分“老油條”會出現職業倦怠症, 進入了職業發展迷茫期, 更有甚者會迷失職業發展方向, 這個時候更要理性思考, 謹慎選擇。 雖然要應聘的公司、職務很重要, 但是否與自己的天賦、性格、興趣等等相吻合更重要。 “找到了適合你的鞋子再跑, 有了自己的職業定位再跳。 ”李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