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賁門癌診斷方法

1 醫技檢查

1.1 實驗室檢查:細胞學檢查又稱拉網細胞學檢查, 對具有反復使用鋇餐透視及纖維鏡檢查未能發現病灶或有可疑病灶而未能確診者, 進行拉網細胞學檢查, 能提高檢出率, 拉網細胞學檢可為診斷提供很好的依據。

賁門癌1.2 X線鋇餐造影檢查:早期表現為細微的黏膜改變, 可以發現潰瘍龕影以及不很明顯的充盈缺損。 晚期賁門癌X線觀察非常明確, 包括軟組織影、潰瘍、充盈缺損、黏膜破壞、龕影、下段食管受侵、賁門通道扭曲狹窄、以及胃底大小彎胃體都有浸潤胃壁發僵胃體積縮小。 在早期X線鋇餐造影檢查中必須進行纖維胃鏡檢查合併塗刷細胞學及活檢病理才能很好確診。

1.3 內腔鏡檢查:纖維食管鏡或胃鏡均可以作為診斷賁門癌的重要的檢查方法。 可以瞭解病灶發生的部位、長度、食管狹窄程度等的診斷。 賁門癌沒有明確確診時應在短期內做內腔鏡複查。

1.4 B超檢查:可以發現賁門癌的位置、形態、大小、與周圍組織關係以及癌腫侵潤食管深度及附近淋巴結是否腫大能顯示清楚, 有助於賁門癌和食管癌的早期診斷。

1.5 CT檢查:能夠瞭解賁門部與食管及周圍臟器的關係。 腫瘤侵潤的情況、大小、部位、食管壁的增厚, 上段食管擴張, 淋巴結及遠處臟器轉移等情況。 有利於賁門癌與食管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 容易誤診的疾病

2.1 賁門失弛症:病人年輕、吞咽困難病史長, 但仍能保持中等的健康狀況。 X線食管造影可見對稱光滑的賁門上方漏斗形狹窄, 及其近側段食管高度擴張。

2.2 下段食管炎:常伴隨有裂孔疝及胃液反流, 病人有長期“燒心”、反酸史, 體態多矮胖, 炎症時間長引發瘢痕狹窄, 出現吞咽障礙。 X線鋇餐表現下段食管及賁門狹窄, 黏膜可以不整, 食管鏡檢查可見炎症肉芽和瘢痕, 肉眼觀察有時與癌不易區分, 反復多點活檢如一直為陰性結果即可確診。

2.3 消化性潰瘍:上腹部不適, 輕度食後飽脹, 消化不良, 或心窩部隱痛等, 都易與賁門癌相混淆。 且消化道潰瘍出血與賁門癌出血難以鑒別, 胃鏡活檢確診率較高。

賁門癌的鑒別診斷包括賁門痙攣(賁門失弛緩症)、食管下段慢性炎症導致的狹窄,

以及賁門部消化潰瘍等。 賁門痙攣病例的臨床特點是年輕、病史長、吞咽困難病史長, 但仍能保持中等的健康狀況。 X線食管造影可見對稱光滑的賁門上方漏斗形狹窄及其近側段食管高度擴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