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盤點蟄伏在生活中的15種“隱形鹽”

鹽, 是飲食上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 有研究表明, 一個人每天攝取食鹽的量為5g, 食用過多的鹽會導致很多危害嚴重的慢性病, 最近網上瘋傳的“臺灣男子三餐吃泡面猝死”, 就是食鹽過多造成的。 另外, 食鹽量越高, 人群收縮壓、舒張壓水準就會越高, 長期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此外還可能引起胃炎、骨質疏鬆等疾病。 因此, 為了防止食用鹽量過高, 除常見的高鹽食品外, 一些“隱形鹽”更應當引起關注。

1、白麵包

兩片半白麵包含鈉就超過600毫克。 如果再塗上花生醬, 要不超量都難。 而且巧克力麵包、鳳梨麵包、奶酥麵包等奶油越多的,

含鈉越高。

解決方法:不妨選雜糧麵包, 雖然含鈉高, 但鉀也多, 又有纖維、植化素等優質營養素。

2、早餐麥片

早餐穀類脆片是不少人心中的健康早餐。 調查發現, 市面上14個品種的早餐麥片有一半達到英國高鹽標準, 有的竟高達1030毫克。

解決方法:購買時看一下標示, 有些廠牌含鈉量較低, 差距達10倍以上。

3、檸檬夾心餅乾

因為製作過程中加入添加物, 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鈉。 巧克力夾心餅乾也有500多毫克。

解決方法:水果、煮玉米或優酪乳是比較健康的零食, 葡萄乾或蔓越莓幹也可以考慮。

4、果凍

許多標榜低熱量的零食, 像果凍, 竟含有約2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購買前仔細閱讀營養標示。

5、運動飲料

1罐600毫升的運動飲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鈉。

解決方法:除非長時間運動或出汗很多, 否則不需要運動飲料。

6、果蔬汁

有些果蔬汁為了增加風味, 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 1瓶可能就含162毫克鈉。

解決方法:白水是最好的飲料, 或者選擇低鈉的飲品。

7、關東煮湯汁

半碗300克的關東煮湯汁, 可能就含高達615毫克鈉。 事實上, 自家熬的湯, 鈉含量也不少。

解決方法:儘量用新鮮食材熬湯。 或將6克鹽倒入五倍的水溶解, 烹調時, 一整天最多只能用完這些鹽水調味。 在外就餐時, 儘量不喝湯, 尤其是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

8、主食拌醬

吃拌飯、拌面等主食時, 通常會加入許多醬料, 容易吃進過多的鈉。

解決方法:最好少吃油鹽拌主食, 以免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9、涼麵

根據衛生署調查, 市面上不少涼麵, 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彈性。 小蘇打就含很多鈉, 加上麻醬本身含鈉也很高, 導致每吃一碗涼麵的鈉含量就相當於1天鈉攝取量的一半。

解決方法:煮彈性較大的面時可以加長時間, 讓鈉溶出。 麻醬則要減量只用一半。

10、加工肉製品

每100克加工肉製品含鹽2.75克。 肉製品除了氯化鈉外, 還有很多含有鈉的食品添加劑, 比如用於防腐和增色劑的亞硝酸鈉, 作為品質改良劑和保水劑的偏磷酸鈉、焦磷酸鈉等。

11、乳酪

乳酪營養豐富, 對於補鈣特別是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好處。 然而, 由於加工工藝的原因, 乳酪加工過程中要放入大量的鹽, 每百克乳酪的含鹽量超過日食用鹽建議攝入量的一半。

因此, 特別提醒家長的是, 在給嬰幼兒購買乳酪產品時一定要看含鹽量。

12、速食麵

很多人在出差旅遊或在家時, 圖方便都會吃上一兩桶速食麵。 然而, 全作料的一桶速食麵, 大概含鹽7克, 一天一桶速食麵, 鹽的攝入量就已經超過了每天推薦的食鹽量。

13、果脯、蜜餞

果脯和蜜餞的製作過程中, 首先要進行醃制。 正是因為果脯蜜餞中加入了大量的糖, 從而能夠遮掩其內在的鹹味, 因此人們在食用時才不易覺察出鹽的味道。 事實上, 每100克果脯中含鹽量達7.7克。

14、零食

如魷魚絲、牛肉幹、海苔、薯片、瓜子等。 因為零食添加劑比較多, 很多添加劑都含有鈉。 (調節酸味的檸檬酸鈉、防腐用的苯甲酸鈉等)。

15、雞精、蘑菇精

一袋雞精半袋鹽, 這種說法一點沒錯。

現在, 很多人認為味精不夠營養而改用雞精、蘑菇精調味, 感覺後者更健康。 但翻看雞精的配料表發現, 其主要成分為鮮味核苷酸鈉、谷氨酸鈉、氯化鈉以及各種含鈉的添加劑, 實屬值得人們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