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要問清補牙、鑲牙使用的是何種材料。 目前使用的材料分為國產、合資和進口三種, 手術前, 患者一定要眼見為實, 謹防醫生以次充好。
第二, 要問清楚是否“分解收費”。 例如, 有的醫院對外宣傳補牙收費48元, 等到患者治療完結帳時, 發現收費單上憑空多了一筆費用。 原來, 所謂的“補牙”費用僅僅是補牙手術費, 並不包括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械和檢查的費用。
第三, 要向醫生問清手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這是患者享有的權利, 以免情況不對後及時複診。 通常簡單的拔牙術後痛感不會超過一天, 如果是拔掉牙床後端的大牙,
第四, 要問清手術步驟, 特別要弄清“無痛治療”是不是兩次注射麻藥和手術器械的消毒問題。 據瞭解, 目前出現的“無痛治療”法, 一般要求先“表麻”, 即在口腔患處的黏膜上塗抹麻藥, 以減輕第二次向局部黏膜注射麻藥時的痛感。 然而有些醫生為了省事故意省略塗抹麻藥的步驟, 直接打麻藥, 但最後還是按照兩次注射來收費。
另外, 根據要求, 治療口腔疾病時應保證無菌狀態, 一人一機, 使用一次性口腔包用完後不得回收處理。 在私人診所治療時, 患者應在治療前向醫生提出要求, 查看所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