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人的安全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一個人的安全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我是一個輕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記得小時候, 只要看見我媽媽躺在床上睡著了, 我就會突然生出一絲恐懼:媽媽是不是就這樣死了, 永遠不醒來了?媽媽出門, 如果較晚沒有回來, 我就開始心慌慌, 經常在黃昏的時候跑到村口, 向遠處張望, 盼望能看到媽媽的身影, 一定要等到媽媽才放心。

成年後, 我的具體“症狀”有:有些庸人自擾, 凡事喜歡往壞處想, 譬如懷孕的時候有先兆性流產, 我陷入了重度焦慮之中, 每天惴惴不安, 唯恐保不住胎兒;容易焦慮, 偶爾做噩夢, 我擔心的事情就會出現在我的夢境中。

其實我既沒有生活壓力, 也沒有工作壓力, 婚姻幸福穩定, 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缺乏安全感呢?我知道人的很多特質比如性格、習慣及心理品質等, 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我想一定是童年的經歷影響了我, 造成安全感缺失。

小時候, 母親對我們是極為苛刻的, 不允許我們出一點錯, 如果出錯便非打即罵, 甚至罰跪。 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 路上很泥濘, 我的鞋子上沾滿了泥巴。 我用力甩, 想甩掉鞋子上的泥, 沒想到把鞋子甩了出去, 掉進了小河裡。 媽媽看見了, 劈頭蓋臉地罵了過來。 我覺得很羞辱!還有一次, 我和弟弟在穀倉上玩, 穀倉大約有兩米高, 弟弟把我推了下來。 幸虧是泥巴地, 我摔得並不嚴重,

就是摔起了個包。 母親回來後, 不問青紅皂白, 給了我們最嚴厲的處罰:罰跪。 我們足足跪了大半天!從穀倉墜落就讓我受到了不小的驚嚇, 然而, 等待我的不是寬慰而是罰跪。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 只要我不小心有個小失誤, 我的心裡就會惴惴不安、誠惶誠恐。

心理學研究表明, 兒童時期, 特別是3歲之前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 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這個時期出的問題。 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特別關愛孩子, 孩子一生都會特別有安全感。 我想我的安全感缺失就是因為兒童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真正的關愛吧。 寫下這些童年舊事, 並不是表達對我母親的不滿, 我知道她很愛我, 只是她不懂得要怎樣來愛我。

就如現在的大多數父母, 很愛自己的孩子, 但不懂得要如何去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