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痔瘡有三個階段 針對性的治療更有效

臨床上一般按痔瘡發展的輕重程度分為三期。

Ⅰ期內痔。

病理表現為痔內靜脈曲張, 靜脈增多, 擴張變粗, 在直腸粘膜下突起, 質軟, 色紅, 內有曲張靜脈的毛細血管團和結締組織。 症狀可見, 因糞便刺激, 粘膜粗糙不平, 有時糜爛, 排糞時可便鮮血。 該期出血較多, 不疼痛, 不脫出。

Ⅱ期內痔。

病理表現為靜脈曲張擴大, 粘膜變厚, 紫紅色。 症狀可見, 排便時常受糞便推動, 痔塊由肌層分離, 向下移動, 排便時痔核脫出肛門外, 排便後可因括約肌收縮而自然還納肛門內。 該期出血較Ⅰ期內痔少, 如有感染, 則有肛門疼痛、裡急後重感。

Ⅲ期內痔。

病理表現為:結締組織增生, 粘膜變硬、變厚, 紅紫色。 症狀可見, 脫出後不能自行回復, 須用手還納或休息後還納肛門內。 用力、咳嗽、行走、下蹲、負重時都可使痔核脫出肛門外, 出血少, 易發炎, 疼痛。 若脫出日久不能及時還納, 可致血流受阻, 回流不暢, 痔核腫脹疼痛, 內有血栓形成, 進而表面潰爛, 形成嵌頓。

瞭解了痔瘡的病情的幾個階段後, 在預防和治療痔瘡時, 您就不會盲目或迷失。 在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治療下, 相信您的病情會很快好轉。 當然, 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是必須的。

痔瘡的原因

1、人在站立或坐位時, 肛門直腸位於下部, 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 影響血液回流, 靜脈容易擴張屈曲, 所以經常站立或坐位的人容易患痔瘡。

2、如果你運動不足, 腸蠕動減少, 糞便下行遲緩, 也會形成習慣性便秘, 從而間接導致痔瘡的生成。

3、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 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

4、還有一些生活習慣問題, 比如飲食過飽、常吃精細食品或憋便、蹲廁過久等, 都是形成痔瘡的原因。

如廁最好3分鐘結束戰鬥

宋朝歐陽修說過, 余平生所做文章, 多在三上, 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從中可以看到, 想成就一番事業, 必須時刻用功。 但這裡引用這段話, 不是出於勵志的目的, 而是把它當做反面教材。

於廁上做文章, 那得需要蹲多長時間!

現在可能很少人會在廁上構思文章, 但是如果說耗在廁所裡的時間, 恐怕大多數手機党比起歐陽修這位大文豪來說都是不遑多讓。

引起痔瘡的4大習慣!

一、忽略最佳排便時機

嗯, 便便很調皮, 總是在不恰當的時機來騷擾你!我想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 比如坐公交時, 工作緊張時等等, 往往“時間”這位兇神惡煞的大叔會把便便嚇得忘記自己該去什麼地方。

如果我們常常都是推遲或者忘記排便的話, 會使得糞便長期在腸道內堆積, 再隨著水分的流失, 大便會變得非常的幹, 你再排便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的困難了, 變現出便秘的徵兆。 經常性的便秘就會引起痔瘡的。

二、不良蹲廁習慣

現代人時間觀念很重, 分秒必爭似乎成為了常態, 就連上廁所的那點時間都不捨得浪費。 記得小學老師教過:人不能一心二用。

這道理同樣適用于蹲廁所時愛看報、愛玩手機的人們。 研究顯示, 蹲廁十分鐘後, 肛門就會受到一定的壓迫, 對肛門健康產生影響。 最佳排便時間應該控制到三分鐘之內, 否則罹患痔瘡的幾率就會增加。

三、不良穿衣習慣

很多女士都非常愛美, 豐乳蠻腰是最佳追求, 現代塑身衣、束腰等成為流行選擇。 然而, 有研究顯示, 這些穿著習慣抑制了本可以調節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 導致大腸分泌的消化液減少, 小腸蠕動力減弱, 因而出現排便困難的症狀。 因為, 穿衣應選擇相對寬鬆的款式, 尤其是夜間睡眠時。

四、不良飲食習慣

糞便都是食物經過消化而得出的不被人體吸收的廢棄物, 因而吃什麼會間接影響到糞便的性狀,

決定是否會出現排便困難。 因而, 日常生活中不愛喝水, 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其罹患痔瘡的幾率相對比較大。 因此為避免痔瘡侵襲, 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