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由於自身的一些器管發育尚不完善, 抵抗力也較低, 所以很容易被病菌所襲擊, 尤其是小兒支氣管炎, 這是一種幼兒常見疾病, 並且患病率也很高, 尤其是在冬季更是容易發病的高峰期, 那麼父母對於這種疾病又瞭解多少呢?以下就讓育兒專家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小兒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冬春季節達高峰。 當患支氣管炎時, 小兒常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欲減退或伴嘔吐、腹瀉等, 較小兒童還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細支氣管炎表現。 儘管有少數患兒可能發展成為支氣管肺炎,
支氣管炎在小兒時期很常見, 大都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 在發病開始時, 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如鼻塞、流涕, 以後逐漸出現斷續的乾咳。 病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咳嗽有痰, 初為粘痰, 很快變成膿痰, 經過5—10天后, 痰液變稀, 咳嗽逐漸消失。 發病時可無熱或發熱38.5℃左右, 熱度經2—4天退去。
那麼支氣管炎的兒童該如何用藥。
患支氣管炎的患兒要注意休息, 保持臥室的空氣流通, 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給予易消化的食物, 多飲開水。 供給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 每次各1片, 每日3次。
對慢性和多次發病患兒, 應供給維生素AD, 每次1片, 每日2—3次。 年幼體弱病孩,
磺胺類藥可選用複方新諾明, 每日每千克體重20毫克, 分2次口服。 由於磺胺類藥物排泄較慢, 易在腎臟中引起結晶沉澱, 故用藥期間要供給充分水分, 以利排泄。 有的孩子對磺胺類藥物有過敏。 用後發生皮疹、剝脫性皮炎等, 若遇有過敏史的不能用。
青黴素類藥物可選用阿莫西林, 每日每千克體重40—80毫克, 分3—4次飯後口服。 口服青黴素類藥物也要注意有無青黴素過敏史, 對有青黴素過敏的小兒要慎用, 對特異性體質, 以及容易引起過敏應的小兒甚至要禁用。 這類患兒可改用頭孢菌素類藥物頭孢拉定, 每日每千克體重25—50毫克, 分3—4次服用。
對於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過敏性咳嗽, 通過血象檢查可發現嗜伊紅計數增高, 此類咳嗽往往病程較長, 可增加抗過敏的藥物賽庚啶, 每日每千克體重0。 25毫克, 分3次口服。
對反復患支氣管炎的小兒, 應讓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注意氣候冷暖變化, 避免穿衣過多或過少。 如果支氣管炎反復不愈, 應到醫院仔細檢查是否患有支氣管先天畸形、支氣管擴張、低蛋白血症、結核以及慢性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中藥治療
1.止咳平喘:在緩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藥製劑,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症狀。
2.外貼藥:很多嬰幼兒患病後, 長期服藥可帶來一些藥物的毒付作用, 外貼中藥的安全、方便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家長應遵醫囑給患兒按時間用藥並做好家庭護理:
一、 保暖:溫度變化, 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 加重支氣管炎病情, 因此, 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 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 使體溫保持在36.5攝氏度以上。
二、 多喂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 水分蒸發較大, 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 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 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 飲食以半流質為主, 以增加體內水分, 滿足機體需要。
三、 營養充分:小兒患支氣管炎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 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
四、 翻身拍背:患兒咳嗽、咳痰時, 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 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 可用霧化吸入劑幫助祛痰, 每日2-3次, 每次5-20分鐘。 如果是嬰幼兒, 除拍背外, 還應幫助翻身, 每1-2小時一次, 使患兒保持半臥位, 有利痰液排出。
五、 退熱;小兒支氣管炎時多為中低熱, 如果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 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 主要針對病因治療,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果體溫高, 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 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 但幼兒不宜採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六、 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乾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防止煙害對患兒的不利影響。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父母充分的瞭解這種疾病的性質,病因及其健康的呵護,才能保證孩子少得病,即使被感染了,也會儘快的康復,希望父母都能夠為孩子做到很好的呵護,為寶寶打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但幼兒不宜採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六、 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乾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防止煙害對患兒的不利影響。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父母充分的瞭解這種疾病的性質,病因及其健康的呵護,才能保證孩子少得病,即使被感染了,也會儘快的康復,希望父母都能夠為孩子做到很好的呵護,為寶寶打造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