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 人體的生理機能此時處於低谷。 寒冷刺激頭部, 可使腦動脈硬化患者腦血管收縮、血流受阻, 供血減少, 血栓形成, 堵塞腦血管而發生缺血性中風。 還有就是家人團聚使老人的情緒激動, 也容易引發腦中風。
中風患者發病後在家搶救是否及時, 處理是否得當, 對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 為此, 有關專家告誡患者家屬, 家庭急救中風病人時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發現病人忽然發病時應保持鎮靜, 讓病人平臥在床上, 並儘快與醫院或急救中心聯繫。
二、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 不同類型的中風用藥各異,
三、把握正確搬運病人的方法。
首先, 不要急於把病人從地上扶起, 最好是2~3人同時把病人平托到床上, 頭部略抬高。
其次, 鬆開病人衣領, 病人若嘔吐應將其頭偏向一側, 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窒息;
再次, 假如病人有抽搐發作, 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 以防咬破舌頭;病人如出現氣急, 咽喉部痰鳴等症狀時, 可用塑膠管或橡皮管插到病人咽喉部, 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四、在送醫院前要儘量減少移動患者。 轉送病人時要用擔架臥式搬抬。 假如從樓上抬下病人, 要頭部朝上腳朝下, 這樣可以減少腦部充血。 在送醫院途中, 家屬應雙手輕輕托住患者頭部,
五、對昏迷較深、呼吸不規則的危重病人, 可先請醫生到家裡治療, 待病情穩定後再送往醫院。
六、缺血性中風的病人大多數神志清醒, 應防止病人過度悲傷和焦慮不安。 此時應讓病人靜臥, 並安慰病人, 同時做一些肢體按摩, 這樣可以保持促進血液迴圈, 防止血壓進一步下降而使病情加重。
中風後患者的飲食也要注意: 中風患者的主食以五穀雜糧、蔬菜為主, 應多食粗制米麵, 因為其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每餐還需要吃些新鮮的蔬菜, 因為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鉀、鎂等礦物質。 維生素C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 增強血管的緻密性, 防止出血的作用;鉀、鎂有很好的降血壓的效果, 對於有血壓偏高傾向的患者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