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是一種傳染病,
生活當中已經有很多的孩子出現了小兒麻痹症的症狀,
導致他們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侵害,
而且讓他們的發育受到了影響,
此病的出現要積極的治療才行,
而且還應當進行此病的護量才行,
那麼小兒麻痹症護理常識有什麼呢,
下面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
1.維持正常生命體征:檢測體溫,
觀察熱型。
絕對臥床休息直至熱退、癱瘓停止進展止。
妥善安排好治療護理,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如注射、反複查體等,
防止促發或加重癱瘓的發生。
病情嚴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和維生素C,
以減輕中毒症狀阻止癱瘓進展。
密切觀察呼吸,
有無痰液聚積、咳嗽無力、呼吸頻率及節律改變、發紺、吸氣時上腹內凹的反常現象。
保持呼吸道通暢,
翻身拍背促痰排出或抬高床腳及側臥進行體位引流。
指導患兒咳嗽排痰、或用吸痰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吸氧,
必要時用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人工呼吸等。
給予抗生素預防和治療肺部感染,
用呼吸興奮劑治療中樞性呼吸衰竭。
2.止痛:保持關節功能位發生肢體癱瘓前常有感覺異常,
受累肌肉明顯疼痛。
可用熱敷法改善肌肉疼痛與痙攣,
將擰乾水的熱棉墊敷於患處,
外隔塑膠單後加蓋子毛巾保溫或周圍用熱水袋維持溫度,
每日2~4次,
每次20~30分鐘。
注意監測肌震顫、肌痙攣及肌張力情況。
給予阿司匹林、消炎痛止痛,
亦可用潑尼松減輕神經細胞水腫或加用鎮靜劑。
對已發生癱瘓的肢體,
應避免刺激和受壓,
床平整但勿太軟,
蓋被輕暖,
可用支架保持患肢功能位,
防止足下垂或足外翻。
應用維生素B1、B12、C及能量合劑。
改善神經代謝。
癱瘓停止進展後用加蘭他敏、地巴唑促進神經傳導。
並及時開始肢體的主動或被動功能鍛煉及針灸理療。
促進神經功能最大程度恢復,
防止肌肉攣縮畸形。
3.日常生活護理:注意飲食護理,
發熱期間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
熱退後改用普食。
耐心餵養,
對有吞咽困難及食後嗆咳者,
採用拍背、體位引流法防止窒息。
嚴重病例鼻飼,
每週更換1次鼻飼管。
還可靜脈供給營養。
做好口腔護理。
待吞咽功能恢復時,
先試喂少量開水,
再慢慢增加食品數量及種類,
以訓練患兒的吞咽功能。
作好皮膚護理,
患兒多汗長期臥床,
須保持皮膚清潔,
定時更換體位,
動作輕柔,
以免加重疼痛。
受壓部位及骨突處應用50%乙醇每日按摩2次,
改善局部血循環,
必要時使用氣圈或海綿墊,
防止褥瘡及墜積性肺炎。
觀察患兒大小便情況,
有尿瀦留時可定時壓迫膀脫協助排尿。
及時清理排出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清楚的瞭解到了以上的知識之後,
大家認識到了小兒麻痹症護理常識有什麼了,
此病的出現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強的傷害,
所以說我們必須要多多去瞭解小兒麻痹症的知識,
孩子出現了此病的症狀之後需要及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