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除了在感覺、知覺和運動等方面具有其獨特的特徵外,
他們對物體的認識也有其獨特的特徵。
已有的研究發現,
孤獨症兒童像正常兒童和弱智兒童一樣能瞭解形狀、顏色和物體的用處。
從生理年齡上看,
他們掌握這些能力要比正常兒童晚,
但是與那些非孤獨症的弱智兒童相比,
他們在能力的掌握上並未延緩。
就認識物體而言,
孤獨症兒童與正常兒童和弱智兒童處於同一發展水準,
但是他們對物體的使用卻有著自己奇特的癖好。
孤獨症兒童能夠意識到物體即使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也還是繼續存在的,
而且他們可以相當熟練地把物體當作工具使用。
據國外一些心理學家報告,
在治療孤獨症的診所裡,
孤獨症兒童能夠熟練地解決同齡兒童很少能解決的問題,
甚至能夠熟練地解決撫育者的問題。
例如,
幾個正常發展的兒童都不能將一個細管中的物體成功地取出,
但是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一個能夠熟練地解決卻迅速地拿起一支小鉗子,
用它的柄作為工具,
熟練地把物體取了出來。
由於大多數孤獨症兒童同時患有弱智,
因此,
雖然他們對物體的瞭解慢了一些,
但其認物的發展仍屬是正常的。
問題是,
孤獨症兒童使用物體的方法常常不同于正常兒童或弱智兒童。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
孤獨症兒童可能會去嗅物體,
或者用手摸物體,
對物體的某一方面一遍接一遍地操縱。
例如,
他們會一遍接一遍地轉動玩具汽車上的輪子,
在撥盤電話上重複地撥一個數位,
或者讓一個物體一次次地落入另一個物體中去。
他們常常會把物體排成一列,
例如,
喜歡把積木一塊挨一塊地排成直線,
而不是把它豎起來搭成塔狀。
據一些父母報告說,
他們的孤獨症孩子會在他們自己的房間裡十分專注地給物體排序。
那些習慣於按特定方式擺放物體的兒童,
一旦遇到這些擺放秩序被打亂的情況,
常常會變得很不安,
並用抗議來對待日常生活的變化。
目前,
我們尚不清楚孤獨症兒童為什麼會對物體有如此特殊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
正常兒童在初始探究和瞭解事物時,
會盯著他們的手和手指,
觸摸物品,
嗅聞物體,
揮手,
重複地扔東西等。
但是,
對於孤獨症兒童來說,
在他們對物體有了更為複雜的瞭解之後,
仍繼續具有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