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過量 易貧血儘管缺鋅能導致嬰幼兒厭食、生長緩慢, 作為一種微量元素, 鋅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的確很重要, 故有“生命的火花”之稱, 但寶寶生長發育每天的需求量並不大。 對於不缺鋅的寶寶來說, 額外補充有可能會造成體內鋅過量, 從而引發代謝紊亂, 導致寶寶出現嘔吐、頭痛、腹瀉、抽搐等症狀, 並可能損傷大腦神經元, 導致記憶力下降。 過量的鋅很難被排出體外, 體內鋅含量過高, 還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鈣等元素、維生素C的吸收, 並引起缺鐵性貧血;影響鈣吸收的結果是使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鋅現在國際上採用的查鋅方法分為兩種, 其一是用頭髮進行化驗, 叫做發鋅;另外一種叫做血鋅, 通過採取靜脈血化驗, 即所謂血清鋅。 但是, 由於這兩種方法都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比如採集器具的污染等, 都會產生一定的誤差, 所以目前比較準確判斷缺鋅與否的標準是進行綜合判斷, 化驗結果和臨床表現。 通常缺鋅寶寶會出現的表現有:
1.食欲不振, 厭食。
2異食癖;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 比如, 咬指甲、衣物, 啃玩具、硬物, 吃頭髮、紙屑、生米、牆灰、泥土、沙石等。
3.身高發育緩慢。
4.頭髮長得慢, 發質不好。
5.指甲床上出現白斑, 手指上長倒刺, 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易出濕疹。
6.精神不好、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特別容易有病毒或細菌感染。 比如, 經常感冒發燒, 反復呼吸道感染, 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 出虛汗, 睡覺盜汗等。
8.口腔潰瘍反復發作。
Tip:
單一的症狀不能作為判斷缺鋅標準。 比如, 食欲不好未必一定缺鋅, 因為這種厭食也可能屬於神經性厭食, 或者食物烹調不對口味等。 只有當其伴有其他症狀時, 才有可能辨別是否缺鋅, 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藥補不如食補對一般嬰幼兒吸收不良或丟失性缺鋅, 開始可用每日1mg/kg硫酸鋅、葡萄糖酸鋅醋酸鋅口服均可。 為了有利於吸收, 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至2小時。 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 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