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濕病患者如何選擇藥物?

經常有風濕病患者抱怨, 那些改變病情藥物無效, 因此強烈要求醫生換藥。 改變病情藥物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常用藥物。

該類藥的特點是:起效緩慢, 作用持久, 可阻止或減緩風濕病的進展, 甚至對部分風濕病患者有逆轉病情的作用。

常用的改變病情藥物主要包括柳氮磺吡啶、羥氯喹、甲氨喋呤、來氟米特及硫唑嘌呤等。

甲氨喋呤 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表明, 該藥療效好且費用低廉, 目前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 推薦劑量為每週7.5~20mg。 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肝功異常及骨髓抑制等,

合用葉酸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發生。

來氟米特 它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 可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症狀, 延緩關節病變進展。 一般主張10~20mg/qd。 來氟米特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不適及肝酶升高。 部分患者會出現血壓高、體重減輕等。 膽道梗阻性疾病、肝病、免疫缺陷、妊娠患者慎用。

羥氯喹 療效肯定, 耐受性好, 是聯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最佳選擇藥物之一。 常用劑量0.2Bid。 偶見胃腸道反應、皮疹及頭暈等。 由於可能引起眼睛損傷, 而令使用該藥的患者顧慮重重, 實際上在常規治療劑量下很少引起眼睛損害。

柳氮磺吡啶 療效肯定, 耐受性較好, 可減緩關節破壞發生, 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用藥物之一。

目前推薦從0.25tid開始, 逐漸加至0.75tid。 少數患者可出現胃腸不適、轉氨酶增高等不良反應, 偶有血象異常。 磺胺藥過敏者禁用。

四環素類抗生素(米諾環素) 可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及磷酯酶A2的功能,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並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研究顯示, 它可顯著改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臨床指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