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因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稱為腎性高血壓, 約占成人高血壓的5~10%, 是繼發性高血壓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中腎動脈狹窄導致腎缺血引起的高血壓獨成一類, 稱腎血管性高血壓, 在整個腎性高血壓中所占比例尚不及一半。 而由其它單側或雙側腎實質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壓, 統稱為腎實質性高血壓, 幾乎每一種腎實質疾病都可以引起高血壓。 各種腎臟病引起高血壓的機會與其病變的性質、對腎小球功能的影響、造成腎實質缺血的程度及病變的範圍等有關。 一般腎小球腎炎。 狼瘡腎、先天性腎發育不全等病變較廣泛,
腎臟疾病時影響血壓升高的因素很多, 如水鈉瀦留導致的血容量增加,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作用系統增加, 腎內降壓物質如前列腺素、緩激肽分泌減少, 活性減弱;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 致使全身小動脈痙攣;可交換鈉與腎素關係異常等。
1、容量依賴型高血壓:腎實質損害後, 腎臟處理鈉、水的能力減退。 當攝入量超過機體的排泄能力時, 即出現水鈉瀦留。 水鈉瀦留如主要在血管內, 使血容量擴張, 即可發生高血壓。 同時水鈉瀦留可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內水鈉含量增加, 血管壁增厚, 彈性降低, 血管的阻力以及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增強, 並使血管緊張素Ⅱ型對血管受體親和力提高, 此時即使血管緊張素正常亦可使血壓升高。
2、腎素依賴型高血壓:其發病機理為腎動脈狹窄, 腎內灌注壓降低和腎實質疾病, 以及分泌腎素的細胞腫瘤, 均能使球旁細胞釋放大量腎素,
腎實質性高血壓可見於急性腎炎、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炎, 以用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衰竭期。 雖然腎性高血壓為腎臟疾病所致但血壓升高反過來又對腎臟產生不良影響。
1、肝腎陰虛, 肝陽上亢。
2、濕熱內盛, 上蒙清竅。
3、氣機壅滯, 水濕內停。 在急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早期, 以邪實為主, 主要是因為肺、脾、腎功能失常, 三焦氣機壅滯水濕內停;水濕鬱久化熱, 形成濕熱,或素體肝腎陰虛,陰虛內熱,濕熱互結,濕熱上蒙清陽,而出現頭暈等。發病日久,病久及腎,腎陰虧損,或素體陰虛陽亢。其病機特點以正虛為主,如在慢性腎炎高血壓型、慢性腎衰並高血壓者表現為肝腎陰虛居多。肝腎陰虛、陰不潛陽,肝陽上亢,上擾清竅,而出現頭暈等。可見陰虛陽亢和濕熱內盛為導致腎性高血壓的主要因素,且這二者往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而在同一患者身上表現出來。因引滋陰潛陽,清熱祛濕為治療腎性高血壓的常法。
形成濕熱,或素體肝腎陰虛,陰虛內熱,濕熱互結,濕熱上蒙清陽,而出現頭暈等。發病日久,病久及腎,腎陰虧損,或素體陰虛陽亢。其病機特點以正虛為主,如在慢性腎炎高血壓型、慢性腎衰並高血壓者表現為肝腎陰虛居多。肝腎陰虛、陰不潛陽,肝陽上亢,上擾清竅,而出現頭暈等。可見陰虛陽亢和濕熱內盛為導致腎性高血壓的主要因素,且這二者往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而在同一患者身上表現出來。因引滋陰潛陽,清熱祛濕為治療腎性高血壓的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