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冬季寶寶拉肚子應該怎麼護理

冬季天氣寒冷, 兒童抵抗力較低, 護理不當, 特別容易引起腹瀉。 那麼, 寶寶冬季腹瀉怎麼辦。

防止寶寶脫水

由於寶寶拉的過於頻繁, 媽媽要注意給寶寶補充充足的水份, 不然如果造成脫水了, 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所以經常讓寶寶喝點白開水, 或者新鮮的溫熱的柳丁汁。

加之冬天比較乾燥, 寶寶更容易缺水, 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

護理好寶寶的小屁屁

由於反復拉, 寶寶的皮膚很嬌嫩, 所以一定要護理好, 不然寶寶很容易紅屁屁。 因為寶寶小, 拉肚子的時候控制不好, 很快就噴出一丁點, 媽媽要時刻看下,

是否有, 幫寶寶清理乾淨, 擦屁屁的時候, 要選用溫熱柔軟的濕紙巾, 輕輕擦, 擦完塗上臀膏或是痱子粉, 保持乾爽, 這樣寶寶的小屁屁才會舒服些。

因為是冬天, 頻繁的穿脫褲子, 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暖, 不要因為這個使寶寶受涼而導致寶寶更多的症狀。

寶寶穿褲子要注意

小寶寶都控制大小便還沒有完全的把握。 尤其是拉肚子剛開始, 都是成水狀的, 噴射而出。 往往寶寶說要拉的時候, 褲子沒來得及脫就已經出來了。 加之冬天, 媽媽們給寶寶穿的比較多, 裡三層, 外三層的, 所以寶寶更難在拉之前就把褲子脫下來。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拉肚子, 媽媽一定要給寶寶穿寬鬆一點的厚褲子, 最好穿2條, 方便脫穿的, 然後寶寶說拉臭臭的時候,

就馬上幫助寶寶脫褲子, 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種情況。

寶寶忌口

這個時候, 寶寶要避免吃油膩的東西, 吃生冷的東西, 給寶寶煮點白粥, 多喝點白粥, 讓寶寶的腸胃休息下。 如果寶寶不愛吃沒味道的白粥, 也可以給寶寶煮點小米粥, 紅蘿蔔粥, 淮山粥, 這些都可以幫助小寶寶更快的改善拉肚子情況。

注意觀察寶寶的便便

從開始拉肚子的黑黃色水狀, 慢慢到黑黃色的泡泡狀, 再到蛋花狀, 逐漸到到黃色的稀便便, 繼而恢復到黃色的成型便便, 這樣寶寶就完全好了。 注意如果寶寶一直拉的是惡臭的泡泡狀, 不見好轉, 一定要采些便便到醫院做化驗, 然後看看是不是有病毒。

寶寶拉肚子的病因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給寶寶腹瀉下定義以前, 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真正得了“腹瀉”。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 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 因此, 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 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 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 甚至10—12次, 大便通常較稀薄, 如果寶寶精神好, 吃奶好, 體重增長正常, 就不必擔心。 當然, 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 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 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 或含大量的水分, 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症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每天大便次數較多, 較稀, 色黃。 寶寶精神好, 吃奶正常, 體重增長正常。

對策:合理餵養, 加強護理, 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

一般無須處理。 若懷疑是真腹瀉, 應考慮以下原因, 或及時進行專家治療。

原因2: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 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 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腹瀉, 大便含泡沫, 帶有酸味或腐爛味, 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嘔吐、哭鬧。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 若症狀不能改善, 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原因3:對奶粉過敏

100名嬰兒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 這種症狀多出現幹2—3個月的嬰兒。 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周,

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 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兒餵食特殊的奶粉。

原因4: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 因此, 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 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 痊癒了。 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 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感冒、腹瀉。

對策:加緊治療感冒, 預防脫水。

原因5:病毒或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 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 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 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併嘔吐發熱。

對策:不要猶豫,立即找專家接受治療。

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併嘔吐發熱。

對策:不要猶豫,立即找專家接受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