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我們常會看到一些人情緒激動時, 面色發紅、發白、發青, 甚至盛怒之下猝然昏倒, 原因何在?主要是情緒劇烈變化引起血壓突然升高的緣故。 個性過強、容易激動、遇事急躁、難以自抑、過分自負、多疑多慮、個性怪癖、具有攻擊傾向的人, 均可引起體內代謝失調, 生理功能紊亂而罹患高血壓。 有報導稱, 如此性格的人, 在調查中占高血壓人群的19.71%, 充分說明這些個體特徵是高血壓病的易患因素。
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徵, 其中焦慮性情緒反應和心理壓抑, 即;中動敵意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心理原因。
觀察表明, 暴露於競爭情況下, A型性格者較B型性格者的血壓和血漿腎素活性有較明顯的升高。 特別是同時有煩惱纏身的A型性格者的特點是急躁、情緒不穩、愛發脾氣、爭****勝, 懷有戒心或敵意、醉心於工作、行動較快、做事效率高、缺乏耐心、有時間緊迫感, 這樣的人更易患高血壓。 精神應激試驗也表明, A型性格者的血壓和兒茶酚胺等應激反應呈高反應性。
研究表明, 經常性的情緒緊張和各種負性應激, 使大腦皮層及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增高, 兒茶酚胺釋放過多, 並導致血壓增高, 通過啟動腎素一血管腎張素—醛固酮系統促進鈉水瀦留, 也可加重血壓升高。
人們生活在社會上, 不斷接受各種負性應激(如焦慮、悲憤、壓抑等)。 長期、經常性的應激(包括緊張、刺激等負性應激), 通過交感神經功能的作用, 導致血壓升高, 引起高血壓發病。 對生活中的負性應激進行心理調節, 可使機體末梢器官對交感神經刺激的敏感性下降, 氧耗量、心率、呼吸頻率及動脈中血乳酸含量降低,
(1) 鬆弛——默想;
(2) 呼吸鍛煉;
(3) 氣功;
(4) 太極拳。
高血壓病人的心理矛盾、性格缺陷和情緒障礙三大臨床表現又是緊密相連的。 壓抑、敵意、攻擊、依賴的性格和焦慮、抑鬱、強迫的素質, 必然會產生心理矛盾和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