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損傷(urethraltrauma), 在泌尿系損傷中最常見。 幾乎全部發生於男性尿道, 尤其是較固定的球部或膜部。 前者多因騎跨式下跌, 會陰部撞擊硬物(巨石、樹木), 使球部尿道受壓於恥骨弓部而損傷;後者常由於骨盆骨折, 斷端碎片刺破或撕裂尿生膈所致。 此外, 也見於尿道器械使用不當、產鉗或貫通傷等。
預後:
尿道損傷的預後, 關鍵取決於急診處理的正確與否。 切忌反複試以導尿, 加重損傷, 甚至使部分尿道裂傷加重成完全性的尿道斷裂。 至於選用何種手術方法, 應視病人全身情況, 尿道損傷部位、程度、合併損傷情況、主治醫師的經驗和當時醫療條件而定,
尿道損傷無論經哪一種方法修復, 術後均有瘢痕收縮而致尿道狹窄之可能。 手術後的定期尿道擴張有時也未必有效。 此外, 感染和尿瘺也是常見的併發症。
治療:
首先應糾正休克, 然後再處理尿道損傷。 治療尿道損傷的基本原則是引流尿液和尿道斷端的重新銜接。
(一)引流尿液 在嚴格無菌和滿意麻醉下如能順利插入導尿管, 說明尿道的連續性尚完整, 如血腫和尿外滲不嚴重, 則保留導尿10~14天以引流尿液並支持尿道, 等待損傷癒合。 如導尿失敗應立即手術探查。 如病情嚴重不允許較大手術, 可單純作恥骨上膀胱造口術。 膀胱造口術可防止尿液外滲, 減少局部刺激、感染,
(二)尿道修補術
1.經會陰尿道修補術 適用於騎跨傷等所致的球部尿道損傷。 經會陰切口, 顯露球部尿道。 如尿道未完全斷裂, 則在直視和手指觸摸下從尿道外口插入一導尿管至膀胱保留之。 沿該管縫合裂口, 一般橫行的斷裂比縱行的裂口更易導致術後狹窄。 尿道嚴重挫裂傷或完全斷裂時, 可從尿道外口插入一導管找到遠側斷端, 壓腹觀察尿液流出或從恥骨上膀胱切口經尿道內口插入一導尿管找到近側尿道斷端,
2.經尿道會師術 後尿道損傷時, 常由於合併其它臟器嚴重外傷, 病情危重, 病人不能耐受大手術。 此時可經恥骨上切口經膀胱作尿道會師術。
後尿道損傷時會師術修復
(1)雌雄探杆會師
(2)由恥骨上膀胱切口引入導尿管
(3)再引入氣囊導尿管
(4)手術完成
(5)用金屬導尿管自製成雌雄探杆
(6) 後尿道斷裂前列腺會陰牽引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