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生地黃麥冬入藥治療慢性濕疹

有不少慢性濕疹患者, 因病情發展變化, 往往表現出陰虛火旺之象, 如皮損潮紅, 遇熱尤重, 瘙癢較劇, 或皮損粗糙, 鱗屑痂皮覆著, 甚則呈現皸裂狀, 觸之灼熱, 並具口燥咽幹, 五心煩熱、午後尤甚, 舌質紅, 苔少, 脈細數等症狀。 筆者臨床體會, 治療時不能局限於清熱除濕止癢, 亦應顧陰, 若不滋陰必造成陰愈虛、熱愈盛之虛火上炎趨勢。 對於此型濕疹, 以自擬方滋陰清熱祛濕止癢湯, 收效比較顯著。

組方:生地黃30克, 玄參30克, 麥冬12克, 沙參12克, 天花粉10克, 知母10克, 地骨皮10克, 梔子10克, 胡黃連10克, 鱉甲12克, 黃柏10克, 白鮮皮15克, 地膚子1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囑其第3煎待涼泡洗患處, 至皮疹消退, 癢感消失。

方中生地黃味甘苦寒, 功可清熱養陰生津;玄參味苦甘鹹寒, 功可清熱滋陰解毒;麥冬味甘苦寒, 功可養陰生津除熱;沙參味甘微寒, 功可滋陰生津;天花粉味甘苦微寒, 功可生津潤燥;知母味苦甘寒, 功可清熱降火, 滋陰潤燥;地骨皮味甘淡寒, 功可涼血除蒸降火;梔子味苦寒, 功可清火除熱解毒;胡黃連味苦寒, 功可退虛熱, 除濕熱;鱉甲味鹹寒, 功可滋陰潛陽;黃柏苦寒, 功可清熱燥濕, 退熱除蒸;白鮮皮味苦寒, 功可清熱燥濕, 祛風止癢;地膚子味苦寒, 功可清熱利濕, 祛風止癢。 諸藥互用, 使清滋相合, 滋中有清, 熱退則濕除癢止, 皮損消退。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如何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腹脹、打嗝、排氣都與消化不良有關.只要好好治療,好好保養會好的,建議口服 蘭索拉唑,膠體果膠鉍膠囊,克拉黴素試試, 少吃辛辣食物。少吃含澱粉內的食物。 [詳細答案]

  • 3回答

    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方法有什麼呢?

    您好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於血肌酐高引起的肌酐的升高是由於腎臟本身的排毒功能下降導致毒素堆積在體內無法排出 建議您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中醫為主治療整體調整機體免疫改善腎臟內環境恢復腎臟的排毒功能平時低鹽、... [詳細答案]

  • 1回答

    治療慢性淚囊炎可以鐳射手術嗎?

    淚囊炎是一種較常見的眼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生,以老年女性多見。這是鼻淚管下端阻塞,淚液和細菌滯留在淚囊內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沙眼、鼻炎或副鼻竇炎等疾病是引起阻塞的常見原因。平時多見於流淚、結膜充血,以內...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藥物治療慢性淚囊炎?

    動不動流淚,根據敘述考慮是淚道阻塞症狀。淚道阻塞,可發生淚點,淚小管,淚囊,鼻淚管等部位,淚道沖洗不通暢,沖洗液返流,甚至有膿性分泌物。根據臨床表現,沖洗淚道的結果,可以準確判斷。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詳細答案]

  • 3回答

    治療慢性胃炎有差不多一年了,感覺效果不怎麼好

    你好,考慮慢性胃炎主要是由於暴飲暴食、不良飲食習慣或環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學性及其他生物性長期易感下引起的 指導意見: 建議注意保暖,三餐規律,避免精神緊張,手術根據情況可以做胃部分切除術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