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措施】
對急性腦內血腫的治療與急性硬腦膜下血腫相同,
均屬腦挫裂傷複合血腫,
兩者還時常相伴發。
手術方法多採用骨窗或骨瓣開顱術,
於清除硬腦膜下血腫及挫碎糜爛腦組織後,
應隨即探查額、顳葉腦內血腫,
予以清除。
如遇有清除血腫後顱內壓緩解不明顯,
或仍有其他可疑之處,
如腦表面挫傷、腦回膨隆變寬,
捫之有波動時,
應行穿刺。
對疑有腦室穿破者,
尚應行腦室穿刺引流,
必要時須採用術中腦超聲波探測,
以排除腦深部血腫。
病情發展較急的病人預後較差,
死亡率高達50%左右。
對單純性腦內血腫,
發展較緩的亞急性病人,
則應視顱內壓增高的情況而定,
如為進行性加重,
有形成腦疝之趨勢者,
仍以手術治療為宜。
至於手術方法是採用開顱或是鑽孔沖洗引流,
則應根據血腫的液態部分多寡而定,
如果固態成分為多時,
仍以手術切開徹底排出血腫為妥。
有少部分腦內血腫雖屬急性,
但腦挫裂不重,
血腫較小,
不足30ml,
臨床症狀輕,
神志清楚,
病情穩定,
或顱內壓測定不超過3.33kpa(25mmhg)者,
亦可採用非手術治療。
對少數慢性腦內血腫,
已有囊變者,
顱內壓正常,
則無需特殊處理,
除非有難治性癲癇外,
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