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尺橈骨雙骨折

尺橈骨雙骨折多見於青少年。 直接、間接(傳達或扭轉)暴力均可造成尺撓骨幹雙骨折。 骨折後局部腫脹、疼痛, 肢體畸形, 前臂旋轉功能障礙, 完全骨折者可們及骨擦音。

尺橈骨雙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 僅次於橈骨遠端骨折, 可發生側方移位、重疊旋轉、成角畸形, 治療較為複雜, 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類型亦不同。

尺橈骨幹雙骨折不論其部位、類型, 均可採用手法閉合整複、夾板外固定治療。 骨折端雖能復位, 但其位置不易維持者, 可在麻醉下行閉合鋼針貫穿內固定。 治療中恢復尺橈骨的軸線及兩骨之間的骨間隙十分重要,

否則將影響前臂的旋轉功能。

手術治療尺橈骨骨折, 只限於斷端復位不良, 骨間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軟組織嵌入者。

【病因病機】

(一)尺橈骨雙骨折

1.直接暴力:多見打擊或機器傷。 骨折為橫型或粉碎型, 骨折線在同一平面。

2.間接暴力:跌倒手掌觸地, 暴力向上傳達橈骨中或上1/3骨折, 殘餘暴力通過骨間膜轉移到尺骨, 造成尺骨骨折。 所以骨折線位置低。 橈骨為橫型或鋸齒狀, 尺骨為短斜型, 骨折移位。

3. 扭轉暴力:受外力同時, 前臂又受扭轉外力造成骨折。 跌倒時身體同一側傾斜, 前臂過度旋前或旋後, 發生雙骨螺旋性骨折。 多數由尺骨內上斜向橈骨外下, 骨折線方向一致, 尺骨幹骨折線在上, 橈骨骨折線在下。

(二)橈骨幹骨折

幼兒多為青枝骨折。 成人橈骨幹上1/3骨折時, 附著在橈骨結節肱二頭肌及附著於橈骨上1/3旋後肌, 使骨折近段向後旋轉移位。 橈骨幹中1/3或下1/3骨折時, 骨折線在旋前園肌抵止點以下, 由於旋前及旋後肌力量相等, 骨折近段處於中立位, 而骨折遠段受旋前方肌牽拉, 旋前移位, 單純橈骨幹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幹骨折

單純尺骨幹骨折極少見, 多發生在尺骨下1/3, 由直接暴力所致, 骨折端移位較少。

【臨床表現】

本病患者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畸形及壓痛, 可有骨擦音及異常活動, 前臂活動受限。 兒童常為青枝骨折, 有成角畸, 形而無骨端移位。 有時合併正中神經或尺神經、橈神經損傷, 要注意檢查。

亦稱手骨兩脛俱斷或前臂雙骨折。

直接或間接暴力均可造成橈、尺骨幹雙骨折, 骨折部位多發生於前臂 中1/3和下1/3部。 橈、尺骨幹雙骨折後局部疼痛、腫脹, 前臂活動功能喪失, 動則疼痛加劇。 有移位的完全骨折, 前臂可見短縮 、成角或旋轉畸形, 有骨擦音, 前臂旋轉功能喪失。 開放骨折可見骨折端戳出皮膚, 傷口一般較小, 外露的骨折端有時可自行回納 到傷口內。

【診斷】

前臂外傷後疼痛、活動障礙, X線片可明確骨折類型及移位元情況。 照片應包括肘、腕關節, 以瞭解有無旋轉移位及上、下尺橈關節脫位。

【治療】

尺橈骨幹雙骨折需將兩骨近遠段正確對位, 矯正四種畸形, 恢復兩骨的生理長度。 這種骨折復位比較困難, 復位後容易移位。 但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經驗證明,

手法正複, 適當外固定多數病例可以治癒。 單純尺骨或橈骨骨折治療相同。

1.復位比較困難, 要求高, 復位後容易移位。

(1)兒童青枝骨折 多有成角畸形, 可在適當麻醉下, 輕柔手法牽引糾正, 石膏固定 6~8周。 亦可用石膏楔型切開法糾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 先縱向牽引糾正重疊和成角畸型, 並在持續牽引下, 如系上 1/3 骨折(旋前圓肌止點以上), 前臂要置於旋後位;中下 1/3 骨折(旋前圓肌止點以下), 前臂要置於旋轉中立位, 以糾正旋轉畸形。 然後在骨折處擠壓分骨, 恢復骨間膜的緊張度和正常間隙, 最後使骨折端完全對位。 復位後用長臂石膏管型固定 8 ~ 12 周, 石膏成型後立即切開松解, 固定期間要注意觀察肢端血循,
環防止發生缺血攣縮。 腫脹消退後, 及時調整外固定鬆緊度, 注意觀察和糾正骨折再移位。

2.開放復位內固定

適用於手法復位失敗者或復位後固定困難者;上肢多處骨折 骨間膜破裂者;開放性骨折 傷後時間不長污染較輕者;骨不連或畸形癒合功能受限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