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坐骨神經痛是比較典型的骨科疾病, 病情較輕時呈間歇性發作, 病情嚴重還會影響患者正常活動, 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為了減少痛苦, 不少患者會選擇中醫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 那麼, 風濕性坐骨神經痛針炙治療是怎樣的呢?
由於坐骨神經痛有沿足太陽經、足少陽經 放射疼痛兩種情況, 故循經取足太陽經穴和足少陽經穴以疏導兩經閉阻不通之氣血, 針灸就是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 環跳為兩經交會穴, 一穴通兩經, 陽陵 泉乃筋之會穴, 可疏筋通絡止痛, 故可通用。 可以達到疏經通絡、行氣止痛,
下面具體來瞭解一下內濕性坐骨神經痛的針灸治療方法:
治則:疏經通絡、行氣止痛, 針灸並用, 瀉法。
處方:以足太陽、足少陽經腧穴為主。
⑴ 足太陽經型:環跳 陽陵泉 秩邊 承扶 殷門 委中 承山 昆侖
⑵ 足少陽經型:環跳 陽陵泉 風市 膝陽關 陽輔 懸鐘 足臨泣
方義:由於坐骨神經痛有沿足太陽經、足少陽經放射疼痛兩種情況, 故循經取足太陽經穴和足少陽經穴以疏導兩經閉阻不通之氣血, 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 環跳為兩經交會穴, 一穴通兩經;陽陵泉乃筋之會穴, 可疏筋通絡止痛, 故可通用。
加減:有腰骶部疼痛者, 加腎俞、大腸俞、腰陽關、腰夾脊、阿是穴疏調腰部經絡之氣;與天氣變化有關者, 加灸大椎、阿是穴溫經止痛;氣滯血瘀者, 加膈俞、合穀、太沖化瘀止痛。
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 用提插撚轉瀉法, 以出現沿腰腿部足太陽經、足少陽經向下放射感為佳。
針灸治療風濕性坐骨神經痛效果顯著。 如因腫瘤、結核等引起者, 應治療其原發病;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可配合牽引或推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