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嬰兒添加輔助食品應遵循以下原則:
1、從少到多, 使嬰兒有一個適應過程, 如添加蛋黃, 先由1/4開始, 孩子無其他不適, 大便正常, 2—3天后增至1/3—1/2個, 再漸漸增至吃一整個蛋黃。
2、由稀到稠:如從米湯開始增加到吃稀粥, 再漸增稠至軟飯。
3、從細到粗:如增綠葉菜, 從菜汁到菜泥, 乳牙萌出後可試食碎菜。
4、從一種到多種:待孩子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另一種食物, 不能同時添加幾種。
應在孩子身體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 若孩子生病, 則暫停添加輔食。
添加輔助食物順序, 根據生長發育的需要及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情況,
1、1—3個月的嬰兒:主要的食物是奶, 消化系統也沒有做好接受輔食的準備。
2、4—6個月嬰兒:一般嬰兒從4個月始應加喂蛋黃。 因為4個月時, 從母體帶來的鐵質逐漸用完。 蛋黃中含豐富鐵質, 加喂蛋黃, 補充鐵質, 預防缺鐵性貧血。 5、6個月的嬰兒, 唾液腺已成熟, 唾液中及胃腸有消化澱粉的澱粉酶, 胃的容量也增大了, 胃腸的消化能力增強了, 這些都有利於消化吸收澱粉類食物。 故此階段應添加奶糕、爛粥、麵條、餅乾等。 兩次吃奶之間加喂番茄汁、西瓜水。 果泥、菜泥到6個月時也可增加了。 6個月時還可添加魚泥、肝泥、肉泥及整個蛋了。
3、7—9個月嬰兒: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增添鮮蘋果泥、肉鬆、雞蛋粥、肝醬、魚肉、豆腐、餅乾、蛋糕。
4、10—12個月嬰兒:這個階段的孩子, 消化功能更成熟了且已長出2個下門牙了, 2個上門牙有的長出, 有的未長出, 雖能用牙齒咬碎一些食物, 但仍不會咀嚼, 仍需要成人説明將食物弄碎才能吃。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吃碎菜、切成小片的水果、軟飯、稀粥、掛麵、帶餡食品, 還能吃碎肉、碎魚。
有媽媽特別指出:喂寶寶吃輔食時要讓寶寶學會吃一口咽一口, 不能邊吃邊玩, 不能在寶寶哭、笑的時候喂輔食, 以免嗆到。 不建議給寶寶吃果凍, 果凍既沒有營養又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