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為什麼發綠?
大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膽汁的顏色與其中所含的膽色素的種類和濃度有關, 可由金黃色到深綠色不等。 膽色素包括擔紅素和膽綠素, 它們之間可相互轉化。 小腸上部的膽汁含有膽紅素和膽綠素, 使大便呈黃綠色。 當大便推送到結腸時, 膽綠素經過還原作用, 又轉變為膽紅素, 這時大便呈黃色。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偏酸性, 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 部分膽紅素轉變為膽綠素, 使排出的大便呈淺綠色;而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偏鹼性, 能使部分糞膽紅素進一步轉變為糞膽原,
新生寶貝總會有這樣那樣不同尋常的表現, 這是正常的, 還是健康出了問題?
臍帶滲出
臍帶是母親與胎兒聯繫的唯一通道, 母親通過臍靜脈供給嬰兒營養物質, 又通過臍動脈將胎兒體內的廢物運送給母親, 由母親代替排泄。 因為臍帶殘端血管與新生兒的血管相連, 如果護理不好, 臍部會被細菌感染, 出現膿性分泌物而發生臍炎, 嚴重時可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所以, 父母要精心護理好新生兒的臍帶。
正常臍帶脫落新生兒出生後, 臍帶被剪斷結紮, 一般3~7天乾燥脫落, 外部傷口癒合, 形成向內凹陷的肚臍。
臍帶護理這樣做臍帶未脫落時, 要保持臍部乾燥, 勤換尿布,
臍帶脫落後, 局部會有潮濕或米湯樣液體滲出, 可用消毒棉花棒沾75%酒精擦淨或先用2%碘酒擦, 再用75%酒精塗在臍根部及其周圍皮膚上, 不要用龍膽紫塗搽肚臍, 以免影響觀察臍部感染情況。 仍然要注意保持臍部清潔乾燥, 避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