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導,
之前,
科學家們發現,
HIV病毒與一種名叫SIV(猿免疫缺陷病毒)的動物病毒在基因大小和組成上基本相同。
科學家們由此確認,
這種SIV病毒就是動物體內的“愛滋病病毒”。
但科學家們隨後的研究發現,
SIV病毒只存在於西非地區人工飼養的黑猩猩身上。
科學家們相信,
SIV病毒肯定也存在於野生的黑猩猩身上。
研究人員對採集的1300個野生黑猩猩的新鮮糞便樣本進行檢測,
並確認,
在喀麥隆附近的薩納加河地區找到的野生黑猩猩聚居物種體內的SIV病毒株與人類HIV-1型的病毒株極為相似。
由此,
研究小組最終證實,
在人類與愛滋病病魔苦苦鬥爭了25年之後, 有關這一疾病的病毒起源研究終於有了新進展。 將於今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來自一個國際愛滋病研究小組的最新論文。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證實, 困擾人類許久的HIV病毒原來起源於一種聚居在西非國家喀麥隆的野生黑猩猩身上。
這個發現將為研製抗愛滋病藥物和疫苗的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