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戀床
現在醒後戀床不起的人越來越多了, 尤其是節假日。 凡有過戀床不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睡眠和戀床的時間多了, 反而覺得四腳發沉、精神萎靡、有“越睡越累”、“越睡越不舒服”的感覺, 結果, 還不如每天忙於工作或學習時那樣精力充沛。
專家說:充足的睡眠可解除疲勞、恢復精力。 但有的人錯誤地認為, 多睡有益健康, 尤其是有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 所以有的人早上一有機會就賴在床上不起來, 使睡眠時間大大超過需要。 這是一種不良習慣, 長此以往, 會有損身體健康。
二、忌醒後立即劇烈運動
許多人, 晨起後習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只要注意, 對健康的確有益處。 但是, 運動必須在晨起後稍作休息一下, 待氣血陰陽運行平衡後才可進行。 若起床後, 也未做準備活動, 便馬上投入比較劇烈的運動, 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的意外。
如何判斷合適的晨練運動量
(一)運動後半小時內即能恢復平靜, 心率、呼吸次數及情緒狀態均能恢復到運動前水準。 以心率為例, 如果運動量過大, 運動結束後五至十分鐘內, 心率比運動前還要快六至九次/十秒, 且半小時內不能完全恢復平靜。
(二)鍛煉後依然精神飽滿, 精力充沛, 沒有困意, 對學習、工作沒有不良影響。 相反, 如精神萎靡、疲乏、頭昏、目眩, 則說明運動量過大。
(三)運動達到剛出汗或出小汗程度。
(四)晨練後, 早餐食欲很好, 食量增加, 否則說明運動過量。
(五)通過晨練, 體質增強, 記憶力增強, 學習與工作效率提高, 表明運動量恰到好處。
如果身體消瘦、多病、學習與工作效率下降, 則說明運動量掌握不恰當, 應及時加以調整。
三、忌不吃早餐
許多人認為早餐不重要, 可吃可不吃;還有不少人因種種原因不吃早餐。 因為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 目前普遍存在著“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豐富”的現象, 這與科學進餐的原則是相違背的, 是飲食中的誤區。 不吃早餐或吃不好, 會直接影響上午的工作、學習效率。
由於營養攝入的不均而損傷大腦, 因為大腦的能源主要靠血糖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