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要想擁有良好的身體, 飲食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果胃不好, 在好的食物也是沒用的。 那我們應如何養胃呢?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來具體的瞭解一下。
1、忌狼吞虎嚥
食物進入胃內, 經儲納、研磨、消化, 將食物變成乳糜狀, 才能排入腸內。 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嚥, 食物粗糙, 就會增加胃的負擔, 延長停留時間, 可致胃粘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嚥, 能增加唾液分泌, 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 有利於胃的保護。
2、忌咖啡濃茶
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 都能通過反射引起胃粘膜缺血, 使胃粘膜的保護功能遭到破壞,
3、忌濫用藥物
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乙醯水楊酸類, 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三是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 故應儘量避免服用這些藥物, 如必須使用時, 則要控制劑量和療程。
4、忌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 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 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直接導致胃腸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 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 胃粘膜保護層受損, 最終形成潰瘍。
5、忌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如果過度疲勞, 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 分泌功能失調, 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
6、忌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以直接損害胃粘膜。 除此之外, 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 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7、忌嗜煙成癖
吸煙將使胃粘膜血管收縮, 減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 這是一種粘膜保護因數。 與此同時, 吸煙還會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 加重對粘膜的破壞。
8、忌饑飽不均
饑餓時, 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 濃度較高, 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 胃壁過多擴張, 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9、忌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病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之一。 在潰瘍病人中, 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以上, 而潰瘍病治癒後, 該菌亦消失。
10、忌晚餐過飽
很多人喜歡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 或者在睡前吃點東西。 這樣做, 不僅會造成睡眠不實, 容易導致肥胖, 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99營養師溫馨提醒養胃要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 少喝酒吸煙, 別吃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養胃要長期堅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