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壞習慣會導致膝關節炎, 下面就來盤點致膝關節炎的壞習慣, 希望大家能積極預防。
1、從不控制體重。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50歲以上的人, 特別是身材肥胖、骨質疏鬆、關節受過傷的人更為明顯。 由於男女生理構造不同, 女性生育後骨盆較寬。 因此, 髕骨較易出現外移、不正的情況。 女性的骨架較男性小, 相對的關節單位面積承受力量較大, 若不控制體重, 關節炎將提前到來。 建議除維持正常體重外, 也要多訓練大腿四頭肌。
2、常做蹲跪動作。
3、不用輔助工具。 很多老人喜歡坐在小板凳、沙發上看電視, 久坐往往就站不起來。 此時, 不靠外力自行站立, 會給膝關節相當大的壓力。 建議使用拐杖等輔助工具, 以延長膝關節的壽命。
4、經常搬重物爬樓梯。 爬樓梯雖有助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 卻屬於負重運動。 腰部以下的關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 尤其是膝蓋受力最多。 若一定要搬重物, 最好爬半層樓就休息一次, 且要分次提重物, 以每次5公斤為上限。
5、一雙鞋穿到底。 平時穿著的鞋要因地制宜。 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 鞋底不能太軟;爬山時, 則要選擇抓地力強、厚底的鞋, 能夠減少膝蓋承受撞擊與壓力。
6、老讓關節受寒。 中秋過後天氣轉涼, 骨關節的活動度跟夏季比起來顯得稍微緊繃, 且比較容易酸痛。 肌肉韌帶在繃緊狀態下, 消耗了更多養分, 產生更多的代謝物, 甚至乳酸堆積。 因此, 一定要做好夜間保暖, 蓋被子、穿長褲或使用護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