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栗子與腎的形狀非常相似, 按照中醫以形補形的理論, 可起到很好的補腎作用。 特別是前列腺有問題的朋友, 用栗子補腎, 效果最佳, 因為前列腺不僅大小形狀與栗子相似, 而且表面都有一層堅硬外殼。 所以, 前列腺有問題的中老年男性多吃栗子, 是養護前列腺的一項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說起栗子, 很多北方人一定不陌生, 冬天那一袋袋熱氣騰騰的“糖炒栗子”, 那厚實的果實、香甜的美味總是讓人們欲罷不能。 “果之美者冀山之栗”, 這是《呂氏春秋》上對栗子的讚美和喜愛之詞。 可見, 自古以來, 栗子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
栗子不僅好吃, 同時還是一味非常好的補養之品, 其補養的功效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
相傳晉朝時, 晉王率部隊追擊敵軍, 但由於糧食短缺, 眼看就要功虧一簣, 這時晉王見到周圍山林上有許多成熟的栗子, 於是命令士兵採摘山栗作糧, 蒸煮為飯, 這樣不僅充了饑, 而且行軍所致的腰腿酸痛症狀也消失了, 結果士氣大振, 終於使這場戰爭大獲全勝。
另一則傳說則與大唐的開國皇帝李世民有關, 據說李世民皇帝在每逢大戰之前, 就會命人把炒熟的栗子分發給出征士兵。 士兵吃完栗子後, 持久耐餓, 精神大振, 在戰場上殺敵十分勇猛。
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坎坷,
那麼, 栗子究竟有哪些具體的養生功效呢?
第一點, 補腎。
人過中年, 陽氣漸漸衰退, 人也像午後的太陽一樣, 體質出現下降趨勢。 不僅腰膝酸軟、四肢疼痛, 還可能出現牙齒鬆動、脫落的症狀, 這些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這個時候多吃點栗子, 有很好的食療保健功能。 如宋代散文家蘇轍晚年得了腰腿痛的毛病, 一直治不好。 後來, 一位山翁授他一秘方, 即每天早晨用鮮栗10顆搗碎煎湯飲, 連服半月。 蘇轍食後果然靈驗, 不禁賦詩曰:“老去日添腰腳病,
栗子為什麼能夠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腿痛等病症呢?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提出栗子是“腎之果也, 腎病宜食之”的食療理念。
特別是前列腺有問題的朋友, 用栗子補腎, 效果最佳, 為什麼呢?因為與腎相比, 男性前列腺形象與栗子形象更是“不謀而合”, 兩者不僅大小形狀相似, 而且前列腺表面有一層一般很難通過的脂膜, 跟栗子外面那層堅硬的殼非常相似。 所以, 前列腺有問題的中老年男性多吃栗子, 是養護前列腺的一項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怎麼運用栗子補腎呢,
所以科學的食用方法是每天早晨和晚上, 把新鮮或者風乾的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咀嚼, 直到滿口白漿, 然後再慢慢吞咽下去, 才能收到更好的補腎治病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 因為栗子生吃不易消化, 過量食用易傷脾胃, 致食積停滯, 脘腹脹滿, 易便秘者更要注意慎食。 補腎的另外一種吃法是與豬腎粥搭配食用, 如明代李時珍就曾經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
除了補腎, 栗子還有補養脾胃的作用。 因為栗子味甜性溫, 甘甜之味入脾經, 所以栗子在和胃健脾上面, 同樣功效卓著。 現在由於生活條件改善, 父母對孩子的飲食安排往往過於精細, 導致臨床多見的小兒脾虛證, 典型症狀為小兒面色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或拒食、經常腹瀉。 此時可將栗子仁蒸煮熟, 磨粉製成糕餅, 以增加其食欲, 收澀泄瀉, 調理腸胃。 另外, 用栗子與粳米熬制的栗子粥也有健運脾胃、增進食欲的功效, 既可用於脾胃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患者的恢復, 也適合治療老年人由於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 氣虛乏力。 此外,懷孕初期孕婦常常胃口不佳,家人可勸食些熟栗子以幫助她們改善腸胃功能。
栗子不僅果肉讓人刮目相看,栗子內皮同樣小瞧不得,栗子內皮,即栗子去掉外殼後的內層薄皮。為什麼說它小瞧不得呢?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美容材料,在活血養血、潤澤皮膚、舒展面部皮膚皺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正如《醫部全錄》所記錄的一樣:栗子內皮“令皮肉急皺可展,又治老人面皺”。怎麼利用栗子內皮來美容保健呢,用法:①栗子內皮不拘量,水煎後棄渣,加蜜少許(最好白蜜)搽臉;②食用栗子時,不丟棄內皮,連栗子肉一起吃下即可。
除此之外,栗子還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見出血症。將生栗搗碎,敷無名腫痛或蛇蟲咬傷處,能起到消炎、去毒、鎮痛的作用。而栗殼煎水可治反胃。栗殼燒炭研末可止外傷出血。栗葉富含鞣質,外用敷瘡腫,可做收斂劑。取栗葉30克煎水當茶飲,連服1個月,可治哮喘病等。
栗子食療方選粹
(1)腎虛腰膝無力、小便頻數栗子風乾,每日早晚嚼食3~5枚,再食豬腎粥更佳。
(2)小兒腿腳無力,4歲不能行步生栗子3~4枚(去殼搗爛),大棗2~3枚,同煮大米粥食用,並每日生食栗子1~2枚。
(3)病後體弱幹栗30克,搗研為末,煮熟加紅糖適量,每日睡前服用。
此外,懷孕初期孕婦常常胃口不佳,家人可勸食些熟栗子以幫助她們改善腸胃功能。栗子不僅果肉讓人刮目相看,栗子內皮同樣小瞧不得,栗子內皮,即栗子去掉外殼後的內層薄皮。為什麼說它小瞧不得呢?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美容材料,在活血養血、潤澤皮膚、舒展面部皮膚皺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正如《醫部全錄》所記錄的一樣:栗子內皮“令皮肉急皺可展,又治老人面皺”。怎麼利用栗子內皮來美容保健呢,用法:①栗子內皮不拘量,水煎後棄渣,加蜜少許(最好白蜜)搽臉;②食用栗子時,不丟棄內皮,連栗子肉一起吃下即可。
除此之外,栗子還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見出血症。將生栗搗碎,敷無名腫痛或蛇蟲咬傷處,能起到消炎、去毒、鎮痛的作用。而栗殼煎水可治反胃。栗殼燒炭研末可止外傷出血。栗葉富含鞣質,外用敷瘡腫,可做收斂劑。取栗葉30克煎水當茶飲,連服1個月,可治哮喘病等。
栗子食療方選粹
(1)腎虛腰膝無力、小便頻數栗子風乾,每日早晚嚼食3~5枚,再食豬腎粥更佳。
(2)小兒腿腳無力,4歲不能行步生栗子3~4枚(去殼搗爛),大棗2~3枚,同煮大米粥食用,並每日生食栗子1~2枚。
(3)病後體弱幹栗30克,搗研為末,煮熟加紅糖適量,每日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