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需提防骨關節炎用藥誤區

由於關節要承受一生中運動所致的周而復始的磨損, 所以關節軟骨很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變, 引起軟骨細胞的代謝紊亂, 最終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 此時的關節軟骨便失去了原有的光澤, 變黃、變粗糙, 失去彈性, 發生軟化, 甚至出現裂隙、脫落, 關節邊緣骨質增生。 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便尾隨而至, 很多患者用藥時比較盲目, 為了合理的用藥達到良好的療效, 需提防骨關節炎用藥誤區。

誤區一:骨關節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現在很多患者一聽到“炎症”、“發炎”等字眼, 想當然地就跟細菌感染聯繫在一起。

其實, 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 感染性關節炎除了關節疼痛、腫脹之外, 往往合併有身體發熱、關節周圍發紅、發熱等症狀, 血常規等血液指標也會有所變化。 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關節炎, 只需要服用消炎鎮痛藥和一些營養軟骨藥就能緩解症狀, 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 長期用藥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真菌感染等。

誤區二:軟骨保護藥能保護軟骨

骨關節炎是由於寒潮、勞累、外傷等造成炎症, 使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異常而呈現退行性病變的結果。 只有消炎活血, 改善了膝關節的代謝環境, 才能使軟骨的代謝恢復正常,

單純保護軟骨是不可能的, 只有根本改善代謝環境才是治本之法。

誤區三:非處方解熱鎮痛藥沒有不良反應

目前, 市場上的許多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都是非處方藥。 這類藥應用廣泛, 又很容易在藥店購買到, 因此, 一些慢性病患者很容易多用、濫用。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 使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達3個月或以上者, 上消化道潰瘍、出血及穿孔發生率為1%~2%;如達一年, 發生率則為2%~5%。 因此, 可能有腎、肝及心功能損害的老年患者和有凝血功能障礙者, 應小心使用非處方解熱鎮痛藥。 同時, 在使用非處方解熱鎮痛藥時需要注意不良反應, 一旦出現不適, 應及時停藥並徵詢醫生意見。 若無效, 最好去有經驗的醫生處就診,

請醫生確定治療方案。

誤區四:鎮痛藥服用越多效果越好

不少患者出現關節痛時, 吃一片鎮痛藥, 很快好轉。 可後來吃一片下去, 幾個小時以後就不管用了, 最後導致用藥是正常用量的2倍多。 藥物在體內都有一定的半衰期, 這與藥物作用的時間有關係, 所以有的藥一天要吃3次, 有的藥只吃1次就行。 鎮痛藥到達體內後, 其鎮痛效果並非與用量成正比, 當達到一定劑量水準時, 增加用藥劑量並不能增強鎮痛效果, 反而會因為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從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 所以, 不要盲目多次服用, 而應徵詢醫生意見, 換藥或者適當合用其他藥物。

誤區五:多種鎮痛藥同時用

在現實生活中,

為求疾病儘快好轉, 同時服用不同醫生開的鎮痛藥的人不少。 事實上, 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不同醫生開的鎮痛藥, 有可能只是商品名不同, 其中成分卻完全相同。 而且即使是成分不同的鎮痛藥, 很多藥的作用機制也是完全相同的, 同時服用, 就有藥物過量的危險。 很多非甾體類鎮痛藥之間還存在交叉過敏現象, 長期大量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合用, 可明顯增加肝腎毒性, 同時, 還大大增加胃黏膜損傷的機會, 可造成胃出血。 另外藥物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學反應, 也有損健康。

誤區六:中藥治骨關節炎副作用

中醫學將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稱為痹證, 就是西醫學所稱的關節炎。 它包括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中醫採用辨證施治, 通過通經活絡、活血化淤、止血養血等方法治療, 確實能起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但中藥成分複雜, 長期服用還可能造成肝腎功能損傷。 所以, 中藥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切忌盲目。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