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肉毒中毒病因大揭秘 起因你知道多少

(一)發病原因

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於1897年在比利時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中由vanErmengen首先分離出。 菌體長2~4μm、寬0.5~2μm, 菌體有4~8根鞭毛, 能運動, 無莢膜, 在厭氧環境中生長, 容易形成芽孢。 幼齡菌體革蘭染色陽性, 形成芽孢後的老齡菌體為陰性。 本菌廣泛存在自然界中, 以芽孢形式存在土壤、蔬菜、水果、穀物中, 亦可存在於動物糞便中。 芽孢耐熱性強, 煮沸6h仍具有活性, 高壓滅菌120℃需20min才被殺死, 幹熱180℃5~15min才能被殺死。 對常用消毒劑不敏感, 5%苯酚或20%甲醛溶液24h, 10%鹽酸溶液中1h才能殺滅。 肉毒梭菌毒素為肉毒梭菌分泌的外毒素, 其本質為多肽。 根據外毒素的抗原性不同,

目前分成A, B, C(Ca, Cb), D, E, F, G八個型。 引起人患病的主要為A, B, E三型, F型, G型偶有報告。 C型、D型主要引起野生水鳥、牛、馬、鴨、雞和水貂發病。 在已知的化學毒物和生物毒物中, 肉毒梭菌毒素的毒性極強, 對人的致死量約為2μg, 是一種嗜神經毒。 對神經組織親和力A型最強, E型次之, B型較弱。 毒素對胃酸有抵抗力, 但對熱較敏感, 80℃30min或100℃10min可破壞。 在乾燥、密封、陰暗常溫的條件下, 毒素可保存多年。 故被肉毒梭菌污染的罐頭食品中的毒素, 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其毒性。 毒素及其經甲醛處理的類毒素具有抗原性, 接種動物可產生抗毒血清, 能中和同型毒素。

(二)發病機制

人攝入被肉毒梭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 不能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壞。 由於肉毒梭菌毒素在菌體內是以無毒性前體存在,

受自身產生的啟動酶作用變成有活性毒素, 腸道胰蛋白酶有啟動作用。 肉毒梭菌外毒素在胃和小腸內被蛋白溶解酶分解成小分子後, 吸收進入血液迴圈, 到達運動神經突觸和膽鹼能神經末梢。 其作用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毒素與神經末梢表面部分可逆性結合, 可被相應的抗毒素中和。 第二階段, 毒素處於乙醯膽鹼釋放部位, 鄰近的受體發生不可逆結合, 從而抑制神經傳導遞質-乙醯膽鹼的釋放, 使肌肉不能收縮, 導致眼肌、咽肌以及全身骨骼肌處於持續癱瘓狀態。 肉毒中毒病理變化呈非特異性, 病理改變不一定能反映出中毒程度。 因為中毒越重, 死亡越快, 組織病變反而較輕。
屍檢偶見腦神經核、脊髓前角退行變, 腦膜充血、水腫, 肝、脾、腎及其他器官可見充血和小血栓形成。 嬰兒肉毒中毒的發病年齡均小於6個月, 其發病原理與上述不同。 主要是嬰兒食用的食品中測不出毒素, 但患兒糞便可查到肉毒梭菌及其毒素。 故提示可能由於食入肉毒梭菌芽孢或繁殖體, 雖不含外毒素, 但菌體在腸道繁殖產生外毒素, 經腸黏膜吸收後出現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