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在30~55歲的人群中較為高發。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偏頭痛與四肢癱瘓、精神障礙和癡呆並稱為最嚴重的慢性功能障礙性疾病。 並非所有的偏頭痛都需要治療, 而且在治療中, 患者自己如果能夠掌握科學的方法, 便可以減輕痛苦。
有時避免一些誘發因素便可使偏頭痛不治自愈。 偏頭痛的誘發因素包括:情緒因素、飲食因素、氣候因素、藥物因素等。 其他誘因, 如過多睡眠、高原環境、屈光異常等。
約有20%的偏頭痛病人在發作前有先兆表現, 如視覺異常、眼前出現亮點、視物不清, 或者一側的面部、肢體麻木、無力等。
在偏頭痛緩解期千萬不能停藥, 患者仍然應該每天服用預防性治療藥物, 這樣可使一部分患者的偏頭痛發生頻率降低。 鄭主任提示, 預防性治療適用于以下患者:有急性治療藥物禁忌症, 或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的;頭痛發作頻率每月2~3次以上的;頭痛頻繁發作, 急性治療藥物無效或不佳的;使用急性治療藥物後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的。
以下自療方法對偏頭痛患者能起到緩解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1.揉太陽穴:每天清晨醒來後和晚上臨睡以前, 用雙手中指按太陽穴轉圈揉動, 先順揉七至八圈, 再逆揉七至八圈, 反復幾次, 連續數日, 偏頭痛可以大為減輕。
2.梳摩痛點:將雙手的10個指尖, 放在頭部最痛的地方, 像梳頭那樣進行輕度的快速梳摩, 每次梳摩重複100次, 每天早、中、晚各做一遍, 能起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3.熱水浸手:偏頭痛發作時, 可將雙手浸沒於熱水中, 水溫以手入水後能忍受的極限為宜, 堅持浸泡半個小時左右, 便可使手部血管擴張, 腦部血液相應減少, 從而使偏頭痛逐漸減輕。